让人警醒的一段话: “大部分人都不长寿,但大部分人又坚信自己会长寿,而且能活到八十岁,甚至九十岁。 其实你能活过六十岁,就已经超过一大半人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从来都不是活着,我们只是幸存者而已。我们最应该明白的就是,人不是老死的,人是随机死去的。” 我们总把“来日方长”挂在嘴边,却忘了世事无常才是常态。你以为的必然老去,不过是无数个偶然拼凑的幸运;那些习以为常的平淡日常,都是幸存者才能拥有的馈赠。生命本就是随机分配的旅程,遇见的人、经历的事、拥有的财富与贫苦,都没有预设的剧本。 没人能预知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就像没人能笃定自己一定能站上长寿的终点线。所谓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是宏观的统计数字,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未知的答案。我们总在等“准备好了”再去爱、再去旅行、再去实现梦想,却忽略了人生最珍贵的从来不是“以后”,而是“此刻”。 那些纠结的琐事、耿耿于怀的恩怨、过度焦虑的未来,在随机的生死面前,都轻如尘埃。既然生命是场不确定的幸存之旅,何不大胆一点?去吃想吃的饭,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把每一个当下都活得尽兴热烈。 要知道,生死之外,人生皆是擦伤。不必执着于“活多久”,而要专注于“怎么活”。接纳生命的随机性,珍惜当下的确定性,在无常中守好内心的安宁,这才是对这场幸存之旅最好的回应。毕竟,能平安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命运额外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