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宝贝儿子患了癫痫病,不久后,王诗槐离婚,和有智力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

浅笑对风吟 2025-11-06 11:23:48

1984年,宝贝儿子患了癫痫病,不久后,王诗槐离婚,和有智力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一天朋友告诉他一个消息“你的初恋离婚了,干脆你俩在一起得了,”王诗槐无奈的苦笑“谁会看上我这个离异,且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儿子,”可是1997年,他成功再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王诗槐的人生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只不过里面的酸甜苦辣都是真实的。 1984年本该是他最风光的一年,儿子王海平的出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无数欢笑。 可谁能想到,孩子半岁时因为夫妻俩工作太忙,被送回合肥老家照顾,这个决定竟成了整个家庭的转折点。 孩子在老家突发高烧,后来转成肺炎和哮喘,最后确诊了癫痫。 原本白白胖胖的娃娃,转眼就成了需要终身照顾的残疾儿童。 医药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夫妻俩的感情也在互相埋怨中消磨殆尽。 王诗槐觉得妻子不该只顾事业,妻子却认为当初送回老家的决定才是祸根。 这种日子过了整整十年,期间夫妻俩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也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王诗槐经常在片场接到家里电话,说孩子又犯病了,他只能向导演请假匆匆赶回家。 妻子也因为长期照顾孩子,脸上渐渐失去了笑容。 1994年的一个雨天,妻子收拾好行李,临走前看着在床上抽搐的孩子,流着眼泪说"我撑不下去了"。 王诗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望着妻子远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妻子这些年也不容易,但孩子的病总得有人管。 从此,这个家就只剩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离婚后的王诗槐既当爹又当妈,白天在剧组拼命拍戏,晚上回家照顾儿子。 他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给孩子喂药。 有时候半夜孩子癫痫发作,他得赶紧喂药、擦身子,整宿都不能合眼。 别的演员收工后能去喝两杯放松,他永远都是急匆匆往家赶,生怕孩子又出什么意外。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王诗槐的头发都白了一半,但他从不在儿子面前叹气。 转机出现在1997年的一次火车偶遇。 王诗槐带着儿子去北京看病的路上,竟然碰见了高中初恋王筠。 两人坐在车厢里聊起这些年的经历,王诗槐看着怀里睡着的儿子,苦笑着说自己现在带着残疾儿子,根本不敢想感情的事。 没想到王筠却认真地说:"要是你不嫌弃,我愿意一起照顾孩子。" 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了王诗槐灰暗的生活。 再婚后的日子终于有了烟火气。 王筠是个细心的人,把海平当成亲生儿子照顾。 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起床,给海平准备特殊的营养餐。 喂饭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孩子的吞咽功能不太好。 穿衣洗漱更是要费不少功夫,但她从不抱怨。 下午还要带着孩子做康复训练,虽然进步很慢,但她总是很有耐心。 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女儿,王筠说这样等他们老了,海平也能有个依靠。 有了妻子的支持,王诗槐能更专心地拍戏挣钱,虽然日子还是紧巴巴的,但总算有了盼头。 不过王诗槐心里始终压着一块大石头。 他总想着要给儿子成个家,将来他们老两口不在了,也能有人继续照顾海平。 他到处托人打听,说只要对方心地善良,残疾也没关系。 这份执着的父爱,让人感动又心酸。 为了多攒点钱,他什么戏都接,有时候一天要跑三个剧组。 但他再忙也会按时回家,因为儿子每到傍晚就会坐在门口等他。 有人说王诗槐太固执,何必把自己的人生都绑在残疾儿子身上。 但也有人觉得,正是这份不离不弃的责任心,才让这个家没有散。 而关于前妻的选择,有人说她狠心,也有人觉得她是被生活压垮了。 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外人很难说清谁对谁错。 现在王诗槐一家还在继续过着平凡的日子。 海平在学钢琴锻炼手指,虽然进步很慢,但每次能弹完一首简单的曲子,全家都会给他鼓掌。 王诗槐现在已经很少接戏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陪孩子。 他常说,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演过多少戏,而是把儿子照顾得这么好。 这样的生活说不上多幸福,但至少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 就像王诗槐常说的,日子总得往下过,能走一步是一步。 这些年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慢慢变好了,社区经常有人来看望海平,还给他们家申请了补助。 王诗槐常说,要是早些年有这样的帮助,也许前妻就不会离开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用,重要的是把眼前的日子过好。 每个周末,他们一家四口都会去公园散步,海平坐在轮椅上,女儿在旁边蹦蹦跳跳。 这样的画面,平凡却温暖。 主要信源:(婚姻与家庭杂志——第一代琼瑶男主,照顾儿子十余年,二婚娶初恋苦尽甘来)

0 阅读:39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