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黑金政治与执政寿命之关系 11月5日日媒报道,“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2025-11-05 20:13:01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黑金政治与执政寿命之关系 11月5日日媒报道,“参议院方面,国会在5日继4日众议院之后,开始就高市首相的施政方针演说进行代表质询。针对自民党政治与金钱问题,立宪民主党就未在收支报告中记载的议员被任命为官房副长官一事追究高市首相的任命责任。” 而高市表示:“将建立一个严格遵守规则的自民党” 高市致歉道:“对于佐藤副长官无法出席参议院全体会议及议院运营委员会理事会等情况,导致国会运作陷入混乱,我们深表歉意。” 并称:"佐藤副长官是年轻有为、肩负日本未来的参议院议员。他已深刻反省漏报问题,多次通过不同场合进行说明,同时致力于建立防止再犯的机制。希望能给这样的人才重新出发的机会。” “为赢得国民信任,我们将以严格姿态处理政治与金钱问题,建立一个彻底遵守规则的自民党政权。” 高市组阁时,起用多名曾卷入“黑金丑闻”议员,主要是出于巩固自身权力、维持党内运作惯例的现实考量,但这无疑会带来不小的政治风险。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其权力基础并不稳固,因此她需要通过关键的人事安排来争取党内大派系的支持。 首先是倚重“麻生派”以稳固地位: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高市早苗任命了麻生太郎担任党内副总裁,其妻弟铃木俊一担任干事长。这一安排被日本媒体批评为“露骨”,甚至有党内议员直言这看起来像是“第二次麻生政权”。 第二,任用“安倍派”成员换取支持:此次获得任命的7名涉“黑金”丑闻的议员,均来自原“安倍派”。 自民党的“黑金”丑闻源于其特定的政治资金筹集方式。部分派系会要求议员兜售政治筹款派对券,并设有“销售指标”,超出指标的卖券所得作为“回扣”返还给议员,这部分资金无需登记,成为不受监管的秘密资金。这套做法在党内一些派系中已运行多年。 在面对外界质疑时,高市早苗及其内阁官房长官的辩解理由是,这些议员“已在党内接受处分,并在政治伦理审查会履行了说明责任”。这试图将任命合法化、程序化,但也暴露出自民党在处理此类丑闻时,往往倾向于内部消化,试图通过形式上的惩戒来平息舆论,而非彻底根除问题。 高市早苗的这项人事决定,虽然可能为她带来了党内的短期支持,但也让其新政面临着显著的内外挑战。 多项民调显示,超过70%的日本民众反对涉“黑金”丑闻的议员担任政府或党派要职。 “黑金”丑闻此前已导致自民党与公明党长达二十多年的执政联盟破裂。 高市早苗本人因其右翼立场和历史观,社会支持率本就不高。上任伊始就在敏感的“黑金”问题上引发争议,很可能进一步削弱民众对其政府的信任。有分析认为,在多重压力下,她的首相任期可能难以超过18个月,甚至更短。 尽管面临丑闻和压力时,自民党曾宣布解散派阀,但派阀往往能以"学习会"、"政策集团"等名义重组。 接连曝光的黑金丑闻严重削弱了民众对自民党的信任。尽管自民党试图通过更换总裁来修补形象,但这类人事变动被视为表面动作,难以触及制度性腐败的深层问题。 任何触及政治资金源头的改革,都会在自民党内部遭遇强烈反对。 日本政坛普遍存在国会议员职位世袭的现象,政治家族在地方选区长期经营,形成“封地”。这种结构使得政治权力和利益容易被垄断和继承,进一步固化了金权交易的网络。 在党势低迷的时期,政治资金对于维持政党运作和选举至关重要。 接连不断的丑闻让日本民众的耐心消耗殆尽。《朝日新闻》的民调曾显示,72%的受访者认为即使解散派阀也无法恢复对自民党的信任。这种不信任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负面历史不断重复的累积结果。 丧失民意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民党在2024年至2025年间遭遇了众议院、东京都议会和参议院的“三连败”。尤其是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后,自民党创下了自1955年建党以来首次同时失去众参两院多数席位的历史性纪录,使其彻底沦为“少数执政党”,施政举步维艰。 恶性循环下的执政寿命衰减 失去稳定的国会多数,触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直接导致首相频繁更替,执政寿命急剧缩短。 在“扭曲国会”下,政府提出的任何法案、预算和人事任命都面临在野党的强力制约。首相石破茂在败选后,尽管已完成日美关税谈判,仍因党内支持崩盘(四大党内要员同时辞职)而被迫下台,这清晰地表明,失去国会优势的首相,其在党内的权威也难以维持。 自民党的持续弱势,诱发了整个日本政坛的震荡。其长达26年的执政盟友公明党因对“黑金”改革不满而退出联盟,使政局进一步碎片化。无论谁接任首相,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缺乏稳定多数的国会,被迫在各方之间进行艰苦的妥协和博弈。分析普遍认为,日本可能步入一个“走马灯换相”的快速变动期。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