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江门观音寺的后山,一只300斤的野猪正眯着眼睛啃苹果,游客举着手机围成半圆

自由芒果 2025-11-05 16:12:27

在广东江门观音寺的后山,一只300斤的野猪正眯着眼睛啃苹果,游客举着手机围成半圆,镜头里这个“大块头”突然抬头,用前蹄轻轻点了两下地——这是它回应“新年好”的招牌动作。这只名叫“猪五妹”的网红猪,用八年时间把“凶猛野兽”的标签撕得粉碎,如今它不仅是游客必打卡的“治愈系萌宠”,更成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活招牌。 从捕兽夹到“五戒弟子”:一场跨越物种的救命之恩 2018年的寒冬,一岁大的“猪五妹”拖着被捕兽夹夹断的后脚,跌跌撞撞闯进观音寺地界。义工梁女士回忆,当时它伤口溃烂发臭,后脚只剩半截脚趾,却仍强撑着爬到寺庙后墙根下。“我们给它清创时,它疼得浑身发抖也不咬人,就那么静静躺着。”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让这只本该死于失血的小野猪捡回一条命,却也永远失去了重返山林的能力——它走路开始一瘸一拐,捕食能力大幅下降。 放生那天,僧人们特意准备了野果,可“猪五妹”叼着果子绕着寺庙转了三圈,最终又回到后山平台趴下。从那以后,它成了寺庙的“编外成员”:每天清晨跟着晨钟起床,中午蹭游客的素斋,傍晚听僧人们诵经。有位老和尚笑着说:“它比新来的小沙弥还守规矩,饭点从不错过,下雨天还知道躲进廊檐下。” 苹果与点头:当野性遇上人性温情 “猪五妹”的走红,始于一段游客偷拍的视频。画面里,它正用鼻子拱翻饭盆——因为今天的青菜煮得太烂。“这孩子挑食得很!”梁女士笑着解释,“它最爱吃苹果,看到红彤彤的果子眼睛都直了,还会用前蹄给你作揖。”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后,网友们集体破防:“原来野猪撒娇这么可爱!”“它眯眼睛的样子像极了我家二哈!” 更让人惊叹的是它的“通人性”。当游客举着苹果说“恭喜发财”,它会用点头回应;要是有人说“跳个舞”,它就把耳朵竖得直直的原地转圈;遇到害怕它的孩子,它会主动趴下缩小体型,用鼻子轻轻碰碰对方的手背。有位动物行为学家分析:“野猪本身智商相当于三岁孩童,长期与人类互动后,它学会了用条件反射式行为获取奖励——点头换苹果,转圈换抚摸,这和训练宠物狗的原理是一样的。” 300斤的温柔:一场关于生命的温柔实验 如今八岁半的“猪五妹”已步入老年,毛发依然油亮,但爬坡时开始喘粗气。它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满山疯跑,更多时候是趴在后山平台的石凳上,看游客们来来往往。最近,它还交了个新朋友——一只被放生的小鸡,两个“跨物种好友”每天结伴散步,小鸡啄食草籽,“猪五妹”负责“保镖”,画面温馨得让人想落泪。 有网友质疑:“野猪毕竟是猛兽,这样接触安全吗?”但观音寺的监控记录给出了答案:八年来,“猪五妹”从未主动攻击过任何人,哪怕被调皮的孩子扯耳朵,也只是哼哼着躲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它表现出的温顺,本质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正向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被捕兽夹伤害过,所以对人类既有依赖又有警惕;但寺庙提供的稳定食物和温柔对待,让它选择用顺从换取生存。” 当300斤的温柔撞进人心:我们该思考什么? “猪五妹”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的复杂。有人看到治愈:“原来凶猛的野兽也能被温柔驯化”;有人看到警示:“捕兽夹该彻底禁绝了”;更多人看到希望:“如果每只受伤的动物都能遇到观音寺这样的庇护所,该多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习惯了用“有用”衡量万物:野猪是害虫,要捕杀;流浪动物是麻烦,要驱赶。但“猪五妹”用八年时间证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温柔,从来不需要理由。它啃苹果时的满足眼神,点头回应时的憨态,都在诉说一个朴素的真理:善意,是打破物种隔阂的通用语言。 现在,轮到你说说了:如果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你会选择救助吗?你相信动物真的能“通人性”吗?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或许下一个温暖人心的奇迹,就藏在你的字里行间。 来源:头条热搜

0 阅读:28
自由芒果

自由芒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