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将破纪录!! 2025年11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4日再次未能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这意味着10月1日开始的本轮联邦政府“停摆”将打破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据新华社) 36天!美国这出“政府关门”的闹剧还在演,普通美国人早就熬到了临界点。65万名联邦雇员被推上风口浪尖:42万核心岗位人员——FBI特工、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场安检员,得顶着压力坚守岗位,10月底的发薪日却收到了空白工资单。全美1.3万名空管员里,纽约塔台已有3人因低血糖晕倒在岗——他们舍不得买早餐,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交房租。空管短缺直接让10月23日单日延误航班飙至6158架次,纽瓦克机场一度被下达临时“地面停飞令”,华盛顿里根机场延误率从平时的5%飙升至53%。 38万非核心岗位员工的日子更难熬,国税局46%的职员被迫休假,税务申报全面停滞;国家公园因管理员离岗成了无人清理的“垃圾场”。这些人没收入却可能因“理论收入达标”不符合救济条件,只能放下体面去食品银行排队,有人对着镜头苦笑“早就入不敷出了”。 国会山上的政客们忙着互撕,没人真正盯着民生。核心分歧很明确:民主党要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税收抵免,阻止此前法案中的医疗补助削减条款;共和党则硬要砍开支控赤字,还把移民政策当成附加筹码。参议院通过拨款法案需60票,共和党53席不够却不肯让步,民主党手握否决权非要捆绑诉求,12轮投票下来,法案次次卡在门槛上。共和党籍众议长骂民主党政治化法案,民主党领袖反咬对方制造僵局,攻防之间全是算计。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借停摆推进的裁员计划,这并非停摆导致的临时措施——早在2025年1月,特朗普就签署行政令启动联邦机构精简,教育部、国务院等已裁撤数万人。停摆第10天启动的新一轮裁员,不过是延续这一长期策略:财政部、商务部超4000人收到解雇通知,10月还冻结了280亿美元项目资金。要知道,以往停摆员工只是无薪休假,政府开门后会补发工资,这次却是直接解雇,明摆着拿停摆当改革“遮羞布”。 停摆烧的是真金白银,更是美国的根基。欧洲Scope Ratings已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至AA-,警告其“财政混乱、治理标准下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测算,截至11月5日停摆36天,已造成超220亿美元经济损失,其中100亿属于永久性损失,即便政府重启也无法挽回;若持续至第八周,第四季度GDP将少增2个百分点,损失达39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劳工统计局停摆后,就业、通胀数据断供,美联储连经济政策都没法调整,市场恐慌情绪早就在蔓延。 民生底线早已被击穿,11月1日起,4200万低收入者的食品券(SNAP)差点断供——这覆盖全美八分之一人口,其中62%是有孩子的家庭,每月平均187美元的补贴是他们的“救命钱”。起初美国农业部以“停摆是人为制造”为由,拒绝动用53亿美元应急基金,直到联邦法官裁定其必须发放才松口。可应急基金距11月所需的82亿美元仍有近30亿缺口,且各州发放系统需重启改造,已有300万受益人延迟收到补助,下个月的缺口更是尚无着落。130万美军没领到工资,军方官网挂出“借款指南”,军人家庭去领救济粮的场景,狠狠打了政客们的脸。 值得玩味的是,白宫2亿美元东翼翻新工程照建不误。不过需澄清的是,这笔资金来自私人捐赠及白宫历史协会,并未动用联邦预算——但即便如此,对比空管员无薪上岗、家庭靠救济度日的窘境,政客们对“传世工程”的热衷与对民生的漠视,仍形成刺眼反差。36天的停摆,停掉的是服务,拖垮的是经济,凉透的是民心。当政治算计取代民生考量,所谓的“民主”不过是场牺牲普通人的闹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