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德国军人把一名波兰女子送到慰安所,然后把她的双腿劈开,捆绑在凳子上,接着在她的面前摆放了一张镜,她只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1940年初春,德军巡逻队开始清扫占领区,临时营地如雨后蘑菇般冒出。安娜一家被卡车运走,房屋焚毁后,她因体格被分到劳役组,母亲和弟妹则消失在奥斯维辛方向。营地刚建时针对波兰政治犯,女性区很快挤满本地人。纳粹视波兰人为次等,劳役从挖壕到搬砖无一不重,饥饿和疾病成常态。慰安所作为控制工具,由高层默许设立,表面维护军队纪律,实际将女性推入奴隶境地。 安娜被选入此类设施,士兵行为粗暴,将人视作物件。历史记录显示,奥斯维辛早期接收上万波兰女性,她们不仅扛活,还遭性暴力,数字远超公开档案。纳粹政策强调种族纯净,却在营内纵容士兵发泄,波兰受害者占比最高。 这样的机制源于东欧推进中的松散管制,士兵肆意挑选劳役者隔离审讯。安娜的遭遇典型,镜子等道具用于心理压制,强化服从。档案中类似案例散见于幸存者证词,强调这些不是偶发,而是系统设计的一部分。 波兰女性在营中生存率低,身体和精神双重打击让许多人无声消逝。慰安所运行虽从1941年正式化,但1940年已有原型,士兵借巡查名义实施。这样的历史片段提醒,战争不只枪炮,还有隐秘的摧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