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万桶入库!中国快速充实石油储备,要为大事做准备?   美媒《华尔街日报

天天纪闻 2025-11-04 14:55:14

每天100万桶入库!中国快速充实石油储备,要为大事做准备?   美媒《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中国已经过去几个月都在快速充实本国的石油储备。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每天进口超过1100万桶石油,这一数字超过了沙特的日产量。分析师认为,其中每天有超过100万桶被储存入库。   其实只要看看眼下的国际油价和地缘局势,就知道中国这步棋走得有多精明。今年前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才 69.91 美元一桶,比去年跌了 14.6%,妥妥的低位窗口期,这时候囤油就跟买菜碰到打折一样,性价比最高。   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都直言,要是没有中国这段时间的采购,油价说不定早跌到 50 美元出头了。   更关键的是全球地缘风险还在冒头,10 月底美国刚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下了制裁,欧盟也跟着出了第 19 轮制裁,这两家公司占了俄罗斯原油出口的近一半,市场立马慌了神,纽约原油期货三天就涨了 8%。   虽说现在全球石油看着供大于求,OPEC + 还在天天增产,四季度每天新增供应能超 43 万桶,但谁也说不准哪天地缘冲突一升级,供应说断就断,乌克兰之前就多次袭击俄罗斯石油设施,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能源安全的大隐患。   当然,能存下这么多油,得有足够大的 “仓库” 才行,这方面中国早有准备。   山东烟台港西港区 300 万立方米的原油库区年初就投产了,加上之前的设施,烟台港已经有 873 万立方米罐区和 1200 公里长输管道,形成了 “卸、储、运” 一条龙的体系,管道一年能送 6000 万吨原油。   不止山东,陕西、云南这些内陆省份也建了 11 座战略储油设备,能存 1.69 亿桶,差不多够半个月的进口量。   瑞斯塔能源的分析师算过,到 2024 年底中国总储油能力已经超 20 亿桶,现在只用了六成左右,今年还能再新增 1.24 亿桶的容量,完全装得下每天 100 多万桶的新增储备。   这种储备设施的布局不是临时抱佛脚,早在 2004 年中国就开始建战略石油储备,舟山、大连这些沿海城市的储备基地早成了气候,加上企业商业储备,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储备体系。   光囤油还不够,得保证油源能持续进来,这一点中国想得更长远。现在中国的石油进口渠道越来越广,9 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环比涨了 4.3%,液化天然气也涨了 1.9%,中俄跨境管道能稳稳送油,不用走容易被卡脖子的海上航线。   同时还在开拓新来源,9 月从印度尼西亚的原油进口比去年同期涨了 73 倍,从巴西的进口也翻了一倍多,这样就算某个渠道出问题,其他渠道还能顶上。   外交部发言人都明确说了,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正当合法,不会受外部施压影响。   而且国内也在使劲增产,2024 年页岩油产量已经到了 600 万吨,一年涨了 30%,中石化刚在东部发现两个大页岩油田,储量 1.8 亿吨,计划到 2030 年页岩油年产量要到 200 万吨,自家产的油多了,对外依赖度就能降一点,储备的压力也小一点。   有些人瞎猜说这是为军事行动做准备,其实根本没看懂中国的能源安全逻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能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喊了多年的原则。   现在每天进口 1100 万桶,国内前三季度光中国石油一家就加工了 10.41 亿桶原油,化工产品还在增产,尤其是新材料产量涨了 59.4%,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摆在这,储备就是给经济运行上保险。   而且对比一下美国就知道,他们的紧急石油储备现在在 40 年低位,想补都补得慢吞吞,中国趁低位充实储备,恰恰是未雨绸缪的表现。   Alpine Macro 的策略师就说,现在中国的储备量已经能有效抵御短期供应中断,就算真出大事,配合燃料管制和稳定的进口渠道,完全能扛住风险。   说到底,每天 100 万桶存进储备库,不是为了某件具体的 “大事” 搞突击,而是对能源安全的常态化保障。国际油价低的时候抄底,地缘风险高的时候防身,储备设施够大、进口渠道够广、国内产量够稳,这三招连起来,就是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现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能源署都在下调需求预期,油价长期走势还不好说,但中国通过这段时间的储备行动,不仅给自家能源安全加了锁,还意外帮全球油价稳住了阵脚。   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来能源战略布局的结果,等到真有突发情况,就知道这些储备库里的每一桶油,都是定海神针。    

0 阅读:17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