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红军城离完全封闭包围圈还有1.5公里。乌军总司令希尔斯基也够奇葩的,早不救

史鉴奇谈 2025-11-04 13:11:27

俄军在红军城离完全封闭包围圈还有1.5公里。乌军总司令希尔斯基也够奇葩的,早不救援红军城,等到局面不可收拾了,才准备救援,黄花菜都凉了。   要说这红军城,那可是顿巴斯地区的交通枢纽,丢了它,乌军在顿巴斯的整个防线都得跟着晃悠。俄军这次是下了血本,从南北两个方向猛插,就跟两把大钳子似的,眼看就要合上了。   南边的俄军已经拿下了奥皮特涅,北边的部队也推进到了卡米扬卡附近,就差这最后1.5公里,就能把红军城变成一个铁桶阵。   希尔斯基之前在干嘛呢?他好像把宝全押在了巴赫穆特那边,觉得只要顶住俄军的攻势就行。结果俄军玩了个声东击西,主力悄悄摸到了红军城附近。等乌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俄军的炮火已经把城外的补给线炸得稀巴烂。现在想派兵救援,可哪还有路能走?俄军的无人机在天上盘旋,炮弹跟长了眼睛似的,任何增援部队都成了活靶子。   更绝的是,俄军这次学聪明了,不再是硬碰硬地强攻。他们先用重炮把乌军的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派小股部队渗透,专门找乌军的指挥所和弹药库下手。   乌军士兵躲在工事里,连头都不敢抬,生怕被俄军的狙击手给点名。城里的补给早就断了,弹药和食物都开始告急,士兵们只能靠啃干粮度日。   希尔斯基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预备队都派上去了。可这些预备队刚上前线,就被俄军的炮火给打散了。有个乌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说,他们连俄军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炮弹炸得七零八落。这种救援,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俄军的战术也很有意思,他们不急着合拢包围圈,而是故意留个口子,让乌军以为还有机会突围。实际上,这是俄军设下的陷阱,就等着乌军往里钻。一旦乌军突围,俄军的火力网就会瞬间覆盖,到时候连逃都来不及。   乌军的士气现在跌到了谷底,士兵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根本不想打仗。有个乌军军官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现在最缺的是弹药,有时候打一发炮弹都要考虑半天。而俄军那边,炮弹跟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乌军阵地上砸。   红军城的平民早就撤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老人死活不肯走,说要把自己的骨灰留在这片土地上。看着这些老人,乌军士兵心里也不是滋味,可他们连自己都保不住,哪还有能力保护别人?   希尔斯基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俄军会这么玩,他就不该把主力部队都调到巴赫穆特去。现在好了,红军城眼看就要丢了,乌军在顿巴斯的防线也得跟着重新调整。俄军拿下红军城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斯拉维扬斯克,到时候乌军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国际社会对红军城的战况也是干着急,北约虽然给乌克兰提供了不少武器,可这些武器运到前线需要时间,等到了黄花菜都凉了。而且俄军的防空系统也不是吃素的,乌军的运输机根本不敢靠近红军城附近。   俄军的无人机现在成了乌军的噩梦,这些无人机不仅能侦察,还能直接发动攻击。乌军的士兵们一听到无人机的嗡嗡声,就吓得赶紧找地方躲藏。有时候俄军的无人机还会投掷手榴弹,虽然威力不大,但对乌军的士气打击特别大。   红军城的巷战已经打响了,俄军和乌军在街头巷尾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乌军士兵利用建筑物作掩护,跟俄军打起了游击战。可俄军的火力太猛,乌军根本顶不住。有时候一栋楼里,俄军和乌军会反复争夺,今天乌军占了,明天俄军又夺了回去。   城里的水电早就断了,乌军士兵只能喝河里的水,很多人因此生病。医疗条件也很差,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硬扛。有些伤员因为伤口感染,最后不治身亡。   希尔斯基现在能打的牌已经不多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等西方的援助快点到位。可西方的援助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愿意把最好的武器给乌克兰。   俄军的指挥官这次表现得相当出色,他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步地压缩乌军的空间。这种战术虽然慢,但效果非常好,乌军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根本无力反击。   红军城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希尔斯基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损失。可俄军会给他这个机会吗?恐怕很难。俄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全歼城里的乌军,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比的就是谁的资源更多,谁的意志更坚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军显然占了上风。乌军如果再不想出新的办法,恐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