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如果北京在稀土问题上出尔反尔,特朗普政府准备提高对华关税。” 这话听着挺吓人,可好多人看完都觉得眼熟,这不就是特朗普团队的老套路吗?一碰到自己没辙的事,就把关税当万能钥匙,翻来覆去就这一招,能不能换个新鲜的? 说起来也挺讽刺,贝森特嘴里的“说话不算数”,压根是美国自己把模糊的说法搞砸了。中国管稀土出口,从来不是脑子一热拍板的,相关部门早把话说明白了,一来是咱们得升级产业,总不能一直靠卖原材料挣钱吧?二来是得防着这些东西乱流,稀土能造F-35战机、核潜艇,哪能随便卖?可美国偏要把这种合规管理说成“卡脖子”,合着就许他们用技术卡我们脖子,不许我们按规矩管自己的资源? 更有意思的是,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信贝森特这套威胁。CNN最近就把实话说了,全球92%的稀土加工能力都在中国,美国造战机、造导弹,全得靠中国的精炼稀土撑着。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说得更直接,说美国在稀土这事儿上“只能干瞪眼”,他们连分离重稀土的生产线都没有,建一条不仅费钱,还得等好几年,就算真建好了,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赶不上。 这就耐人寻味了,一边是自己的稀土产业链还没影呢,一边倒喊着要给“供应链老大”加关税,特朗普团队这是虚张声势成习惯了?他们最近忙着跟日本、澳大利亚签稀土协议,说要建“替代供应链”,可行业里早算过账,美国新的产能就算顺顺利利投产,最快也得2028年才能赶上现在从中国进口的量,而中国现在还攥着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产量。 得州有家稀土企业老板都说实话了,客户订单堆得像山,可他们产能根本跟不上,推掉的订单比接下来的还多,这就是美国喊了半天的“稀土自主”,实际就这情况。 说白了,美国这就是典型的“一被卡脖子就嗷嗷叫,一松口气就开始吹牛”。以前我们没掌握稀土加工技术的时候,他们把价格压得死死的;现在我们把产业链做全了,他们倒跳出来说“不公平”。 贝森特这些人大概忘了,去年中美在吉隆坡商量过,明明说好了得靠对话合作解决问题,怎么转头就把这话抛到脑后,又拿起威胁那套老把戏?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得对,施压没用,把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才是最该做的。 中国从来没把稀土当武器,不然美国军工早断货了。我们就是按规矩、合理地管自己的资源,既得保证全球供应链稳定,也不能让自己吃亏。再看美国,一边靠中国稀土造武器,一边还用关税威胁资源供应国,这逻辑简直就是强盗逻辑。 现在情况明明白白:美国的关税大棒在稀土这儿根本挥不动,所谓“提高关税”不过是凭空造个噱头。真要打贸易战,先掂量掂量自己的F-35战机离了稀土能不能造,自己的稀土工厂能不能提前建起来。别到最后关税没加上,倒先把自己的军工企业坑惨了,这种亏本买卖,特朗普团队还是少做些好。

									
									
									
									
									
									
								
习惯步行
这是新鲜事吗?我都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