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

云景史实记 2025-11-04 01:35:34

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是连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种方式。可是他们却放弃了。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韩国就开始琢磨着淡化汉字,到了1970年更是下了狠劲,连小学生的汉字课都给取消了,当时的想法是要搞“语言纯净”,摆脱外来文化影响,把自己打造成完全独立的民族国家。 可他们压根没琢磨明白,汉字这东西早就融进韩国人的骨头缝里了,从公元前 3 世纪就传到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的文人用汉字写诗,史官用汉字编史书。 连公元 414 年立的 “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都是用魏晋的骈文体写的,1700 多个字记着祖宗的功绩呢。这都用了上千年的东西,哪是说丢就能丢的? 到了 1970 年,朴正熙政府更是下了狠手,直接把小学课本里的汉字全删光了,报纸电视不准出现汉字,政府文件也得用纯韩文写,还高调喊着 “彻底告别汉字时代”。 可这 “宣言” 刚喊完,麻烦就跟潮水似的涌来了。韩文这东西看着简单,其实就是个拼读音的表音文字,可韩语里超过 70% 的词都是汉字词,早稻田大学研究都发现,韩语高频词里 85% 来自中古汉语,跟北京官话的语义相似度高达 0.82。 更让人可惜的是文化断了根。汉字没了,韩国年轻人连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看不懂了。《三国遗事》《东医宝鉴》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典籍,本来是宝贝,现在成了摆在书架上的摆设,没人能看懂里头的门道。 1995 年首尔大学有份报告,58% 的新生连《三国史记》的题目都理解不了,这可是他们自己的史书啊,连题目都看不懂,还谈什么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还有族谱,咱们中国人都知道族谱多重要,可韩国年轻人连祖辈写的汉字家书都认不全,85% 的中学生读不懂祖辈的信,这不是把祖宗留下的念想都丢了吗? 就连名字都成了麻烦,“金民洙”“金敏秀” 发音一模一样,没汉字标注,身份证上都分不清谁是谁,这不纯粹给自己添堵? 更讽刺的是,当初喊着废汉字最凶的那些人,比如朴正熙、李承晚,自己反倒精通汉字。 李承晚年轻时中过秀才,写汉诗、练书法样样行;朴正熙本人留存的汉字题词一大堆,算得上是汉字作品最多的韩国总统,可他们却逼着老百姓不学汉字,这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 而且韩国的精英阶层从来就没放弃过汉字,法律界、学术界、医疗界的常用词大多是汉字词,佛教甚至规定想出家就得学汉字,银行、大公司招人都得考汉字能力。 三星集团更直接,拥有汉字能力三级证书的应聘者能加 20 分,这不明摆着汉字是块敲门砖吗? 可底层老百姓没机会学汉字,教育资源更不均衡,汉字反倒成了一道 “隐形门槛”,加剧了社会分裂,有钱人学汉字当精英,普通人没机会,这不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了吗? 折腾到后来,韩国政府自己也撑不住了,不得不服软。2005 年悄悄废除了《韩文专用法》,推出《推动汉字并用方案》,这等于明着说废汉字的路走不通了。 之后高考加了汉字识读题,小学重新开了汉字课,电视新闻里关键的词都得标上汉字。 2020 年二十位前总理还联名上书,要求小学五年级起就得学汉字,江南区的汉字补习班,学费比英语班还贵四成,这都是实打实的 “真香现场”。 可就算这样补救,效果也差远了,2025 年韩国教育部调查显示,98% 的高中生无法正确书写 “韩国” 的汉字,普通本科生掌握的汉字数量通常不超过 50 个,能识百字的都算优秀,这跟他们祖辈的汉字水平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现在韩国社会对汉字的态度更是分裂,支持小学恢复汉字的比例升到了 47.3%,反对的还有 42.6%,吵来吵去没个结果。 那些反对的年轻人说 “有时间学汉字不如学英语”,可他们没想想,学英语是为了跟世界接轨,学汉字是为了不丢自己的根啊。 巴菲特说汉字是连接中日韩的方式,这话一点没错。看看日本,至今还在用两千多个常用汉字,跟咱们交流起来多顺畅。 可韩国呢,当年非要跟汉字一刀两断,结果不仅没实现所谓的 “语言纯净”,反倒落得个语言混乱、教育低效、文化断层的下场,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半个世纪折腾下来,钱花了不少,功夫费了不少,最后还得回头把汉字请回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化这东西,从来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抹掉的,汉字在韩国扎根千年,早就成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追求民族独立没错,但把自己的文化根脉当包袱丢了,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在韩国年轻人慢慢开始学汉字了,或许他们早晚能明白,承认文化之间的交融,比追求那些虚无的 “纯粹”,实在多了。

0 阅读:128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