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芬太尼 为何美国如此惧怕? 芬太尼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像实验室里摆弄的复杂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04 00:47:34

什么是芬太尼 为何美国如此惧怕? 芬太尼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像实验室里摆弄的复杂化学品,可在医院里,它是真能扛事的止痛狠角色。作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它的镇痛本事比吗啡强出80到100倍,简直是疼痛的“天敌”。 手术台上刚缝完针的剧烈胀痛,晚期癌症患者那种彻夜难眠的慢性剧痛,常规止痛药根本压不住,这时候芬太尼就能派上用场。 有位肺癌骨转移的老太太,疼得整宿没法合眼,还怕吗啡引发便秘不敢用,医生给她贴了芬太尼透皮贴,6到12小时就起效,贴一次能管三天,不仅疼得轻了,便秘的副作用还比吗啡小得多,总算能睡个安稳觉。 还有21位老年癌痛患者用芬太尼贴剂治疗,从2.5毫克的初始剂量调整,最快6小时就缓解疼痛,3到5天疼痛就稳定了,全程没出现明显副作用,生活质量直接提了一个档次。 对那些口服止痛药不耐受、身体虚弱的患者来说,这玩意儿简直是救星,不用打针不用天天吃药,皮肤一贴就能安稳度日。 可就是这能救命的药,偏偏藏着致命的暗礁,成瘾性比海洛因还猛50倍,简直是给人性弱点量身定做的陷阱。 医院里用它得严格卡着剂量,针剂按毫升算,贴片精准到微克每小时,医生还得盯着患者的呼吸和反应,生怕出一点岔子。 可一旦这东西流出医院的大门,落到不法分子手里,立刻就变了味。毒贩可比医生会“做生意”,管你会不会成瘾,只要能卖钱,混多少都敢——把芬太尼粉末混进海洛因、冰毒里,药效翻番还能压低成本;或者压成药片,冒充羟考酮这类处方药,不知情的人以为是治病的药,其实是催命符。 美国摇滚明星普林斯就是这么栽的,2016年他因为髋关节疼痛找药,误服了含芬太尼的假止痛药,没一会儿就没了呼吸,成了假药的受害者。 更让人意外的是,连老年人都没能躲过这陷阱,美国近八年里65岁以上老人因芬太尼和兴奋剂混合用药死亡的人数涨了1470%,2023年就有4144人丧命,比2015年的264人翻了十几倍,不少老人以为医生开的药安全,却不知道已经沾染上了瘾头,有的甚至因为认知衰退连用药量都记混了。 一旦成瘾,戒断反应能把人折磨疯,焦虑失眠都是小事,严重的会心律不齐、上吐下泻,不少人刚出戒毒所,转头就又去找毒贩,就为了缓解那钻心的难受 这些不法分子的套路还特别隐蔽,简直是“防不胜防”,2017年河北邢台警方破获的案子里,一个犯罪团伙专门按美国买家的需求加工芬太尼,11.9公斤的芬太尼就藏在普通货物里,想通过国际快递走私出去,幸亏中美警方联手才把这链条斩断。 现在更过分,竟然把芬太尼混进电子烟油里,装在普通烟杆里卖,美其名曰“上头电子烟”,贵州铜仁就破过这么个案子,20个人的团伙把芬太尼类似物掺进烟油,800块钱一支卖给年轻人,有人吸了之后精神恍惚,甚至动手打家人,尿检还查不出来,要不是送去司法鉴定,根本发现不了猫腻。 杭州那个花季少女小惠,就是被男友哄着吸了这种“加料电子烟”,吸了几个月才知道是毒品,等警察找到她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些毒贩算得精,普通烟油成本才几十块,加了芬太尼就能卖到几百块,一本万利的买卖,让他们把良心都卖了。 最吓人的还是它的致死威力,2毫克就能要命,也就一支铅笔尖那么点量,比一粒盐还轻,这玩意儿的有效剂量和致死剂量离得太近,简直是在钢丝上走路,稍微多一点就摔下去了。 美国2023年一年就有107543人死于吸毒过量,其中74702人都是栽在芬太尼手里,这个数比1999年的730人翻了整整一百倍,是海洛因致死人数的十几倍。 史坦顿岛曾经4天内就有4个人因为芬太尼过量死了,科克斯维尔一位警察偷偷拿了证物室的芬太尼,结果急性中毒死在家里,尸检时才发现是剂量没控制住。 更要命的是,它发作起来太快,一旦过量,呼吸中枢分分钟被抑制,人很快就陷入昏迷,要是身边没人,没及时用纳洛酮抢救,基本上就没救了。 美国那些制造业衰退的地区,不少失业的人靠吸芬太尼逃避现实,结果吸着吸着就成了“芬太尼折”,腰弯着僵在原地,意识都没了,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在角落里,成了资本逐利下的牺牲品。 说起来也讽刺,芬太尼在医院里是救死扶伤的利器,到了黑市就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凶器,一边是癌症患者贴着它才能睡安稳觉,一边是年轻人误吸后暴毙街头;一边是医生精准到微克的剂量控制,一边是毒贩随心所欲的胡乱添加。 这东西本身没有对错,错的是那些为了钱把它变成毒品的人,还有那些心存侥幸去尝试的人,毕竟2毫克的致死剂量摆在那,谁也赌不起,一旦沾上,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0 阅读:63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