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国民党女特务王化琴,被解放军战士押上刑场准备枪毙。就在这时,一个男人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03 19:40:43

1951年,国民党女特务王化琴,被解放军战士押上刑场准备枪毙。就在这时,一个男人大喊道:“枪下留人,首长说这个女特务是好人!” 王化琴,1914年生在四川昭化。她可不是什么苦大仇深、被逼下水的穷苦人。她爹叫王连山,在“四川王”刘湘手下当过官,家里条件好得不得了。 搁现在,王化琴就是标准“白富美”。但她不是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千金小姐。她脑子聪明,书读得好,从小跟一个叫康乃尔的男孩子一块儿长大。 长大后,王化琴更是了不得,直接公派到了日本留学。 在日本,王化琴接受了各种新思想,更重要的是,她亲眼目睹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她骨子里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她立马卷铺盖回国,投身抗日洪流。 回国后,她被任命为成都市公民训练主任,天天组织抗日宣传、搞募捐。她可不是说说而已,是真刀真枪地在干。 这时候,她遇到了那个青梅竹马的康乃尔。 康乃尔的身份可不一般,他当时已经是我党在四川“民先队”的领导。老同学相见,聊的都是救国救民。王化琴一听,热血沸腾,当即决定:我也要加入共产党! 康乃尔一看这觉悟,立马当了介绍人。王化琴没多久就去了哪儿?延安!她进了鼎鼎大名的“抗大”深造。 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日,阎锡山的部队缺政工人员,希望八路军支援。王化琴和好友陈云洁作为抗大学员,就被派到了孙连仲的国民党27师担任政治教官,主要任务是鼓舞士气。 她们还真就赶上了硬仗——台儿庄战役。 一场血战打下来,27师损失惨重,只能边打边撤。王化琴和陈云洁两个女学生,哪跟得上这种高强度行军。兵荒马乱中,她俩掉队了。 从徐州一路流浪到西安,俩姑娘身无分文,饿得前胸贴后背。她们满心想回延安,可路途遥远,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 就在绝望的时候,她们看到一则招生广告:“战士干部训练团欢迎广大有抗日愿望的青年加入”。 俩人一看,这不就是为咱俩准备的吗?抗日就行!她们哪知道这水有多深。报名进去才发现,这根本就是国民党军统选拔特务的机构。 想退出?晚了。王化琴学历高,还留过日,简直是军统眼里的“香饽饽”。加上专员忽悠她,说去重庆发展,离家也近。王化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忽悠”进了军统。 她成了军统局一处的特务,一个从“抗大”毕业的军统特务。 王化琴到了重庆,立马傻眼了。她以为是回家抗日,结果是被彻底限制了自由。她这才明白自己跳进了圈套。 虽然被迫接受了特务培训,但她心里清楚,自己那颗在延安点燃的心,从没变过。 后来,王化琴被派到成都的军统邮件检查所,负责检查我党地下联络员的信件。 最戏剧性的一幕来了。她在这个岗位上,遇到了谁? 康乃尔! 她的青梅竹马,她的革命领路人,现在是成都的地下党联络员,而她,是负责抓他的军统特务。 王化琴要是稍微“尽忠职守”一点,康乃尔和成都的地下组织可能瞬间就会被一网打尽。 她是怎么做的? 她非但没有声张,反而利用职务之便,不动声色地给康乃尔和他的同志们打起了掩护。凡是经过她手的“可疑信件”,全都被她“合理”地处理掉了。 她甚至还拜托自己的父亲王连山,利用其在四川上层的关系,暗中庇护康乃尔。 王化琴在军统的岗位上,成了我党地下组织最坚实的一道“防火墙”。 她这么干,军统当然会怀疑。长期抓不到“大鱼”,王化琴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但巧就巧在,当初招募她的那个专员,怕自己被牵连,硬是把这事给压下去了。 1947年,王化琴找机会辞职,跑到一所中学当了老师,以为可以就此过上平淡日子。 好日子没过几年,1951年,“清反运动”开始了。 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肃清大陆残余的国民党势力,巩固新生政权。王化琴“军统特务”的履历被人翻了出来。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天大的事。当地根本没人知道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内幕。人证物证俱在,她确实是军统的人。 于是,王化琴被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当王化琴被押上刑场,她万念俱灰时,一个声音划破了天际:“枪下留人!” 来的人带着一封万分紧急的亲笔信。 写信的人是谁?正是康乃尔! 此时的康乃尔,早已不是当年的地下联络员,他的职务是四川省副省长。 康乃尔在信中用自己的身份和党籍作保,详细叙述了王化琴虽然误入军统,但从未做过危害党和人民的事,反而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大批地下党员,对我党在四川的地下工作有重大贡献。 昭化县一看这封信,都惊了。四川省副省长亲自作证,这案子必须重审! 经过多方核实,证明康乃尔所言句句属实。王化琴不仅当场获释,免于死刑,组织上还肯定了她的功劳,允许她继续回学校教书。 王化琴的一生,真是让人唏嘘。她是一个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一个从“抗大”走出的革命者,却阴差阳错成了一个“军统特务”。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