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现在收场难了。海牙消息:10月31日内阁连夜召集经济部、情报局与议会三大派系

嘴哥看科技 2025-11-03 15:49:24

荷兰现在收场难了。

海牙消息:10月31日内阁连夜召集经济部、情报局与议会三大派系,首次承认“冻结安世”触发连锁断供,却仍未拿出解除托管时间表;出口禁令已让欧洲车厂库存亮红灯,议员抱怨“国家安全”定义被无限放大。

荷兰政府这场深夜紧急会议,暴露了其陷入的深度困境。他们终于公开承认,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决策引发了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危机,但会议始终未能给出解除托管的具体方案。

欧洲汽车生产线正走向停摆边缘。安世半导体掌控着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超八成的供应,其东莞工厂每年产出九百亿颗关键芯片。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工厂的高尔夫和途观生产线面临停工,每日损失高达四千万欧元;奔驰CEO康林松紧急全球寻芯,内部预警此次危机甚于2021年芯片短缺。

荷兰的所谓“国家安全”理由遭到多方质疑。议员们在会议上直言不讳,批评“国家安全”概念被无限放大。荷兰动用1952年《商品供应法》这一冷战时期法律接管正常运营的企业,被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视为反应过度,其干预缺乏充分必要性。

中国方面的反制精准而迅速。商务部要求安世中国生产的芯片仅供国内销售且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措施直接命脉,因为安世半导体近40%的核心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链,其东莞工厂承担了公司70%的封测产能。

全球车企在危机中纷纷转向中方体系。宝马等车企已开始与安世中国签订人民币结算的专属供应协议。中国汽车品牌却在欧洲市场逆势增长,比亚迪上月销量激增近四倍,奇瑞车型销量增长五倍以上,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已达7.4%。

荷兰陷入自设的战略困局。本想通过控制安世总部来掌握主导权,却发现其晶圆必须送到中国进行封测才能成为可用产品。东南亚基地无法弥补产能缺口,导致陷入“有晶圆无封装”的尴尬境地。

这场博弈揭示了全球产业链的新现实。当荷兰以政治手段干预市场规则时,反而让全球看清了真正的产业控制力在于产能与市场。中国手握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和完整制造能力,在这场较量中展现了强大的产业链韧性。

您认为各国应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159
嘴哥看科技

嘴哥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