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正式宣布!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不

小张的社会 2025-11-03 11:00:15

荷兰正式宣布!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不光直接禁了ASML向咱们出口DUV设备,管制范围还又扩大了,连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谁能想到,一场针对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最先感受到阵痛的会是政策制定者自己。   10 月 31 日路透社的报道一出,荷兰 ASML 的股价当天就跌去 8.2%,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这家全球光刻机巨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 中国市场贡献了它 35% 的 DUV 设备销量,2024 年对华营收占比更是高达 28%,而这些都将因新规则面临大幅缩水。   这场比行业预期提前半年到来的管制升级,远比想象中严格。原本 7 纳米以下的 DUV 设备限制被下调到 14 纳米,连 ASML 的 1970i、1980i 这些中阶机型都要纳入许可证管理,光是审批就要等上 90 天。   更狠的是配套技术也被 “一刀切”,测量检测设备、计算光刻软件这些关键辅助工具,如今想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难上加难。   荷兰政府嘴上说着 “出于军事安全担忧”,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对美国施压的妥协,可这样的妥协却让荷兰本土产业付出了沉重代价。   荷兰半导体产业 12 万从业者里,五分之一的岗位都和对华贸易直接相关,本土供应商对华销售额占比普遍超 20%,长期断供恐怕会引发行业性的裁员潮。   ASML 显然不愿坐以待毙,这家企业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冲政策影响。刚推出的 NX2000 系列新机型,通过微调参数就绕开了管制标准,客户只需投入 800 万美元适配,就能实现 7 纳米芯片生产。   同时,他们还计划在苏州建设技术服务中心,储备 5 亿美元的零部件,把设备维修周期从 45 天压缩到 15 天,硬生生化解了审批延迟带来的麻烦。   企业的这些举动,本质上是敬畏市场规律 —— 中国占全球半导体市场 38% 的份额,中低端芯片需求更是超过 70%,这正是 DUV 设备的核心战场,没有哪家企业愿意主动放弃这块巨大的蛋糕。   有意思的是,荷兰的管制措施非但没起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速了中国半导体设备的自主替代进程。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光刻机良率已经达到 90%,成本却只有 ASML 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计划 2025 年交付 10 台以上。   中芯国际等企业也在加强与国产设备商的合作,原本依赖进口的环节正在一步步实现国产化。   更关键的是,中国最新的稀土管制新规成了有力的回应,只要含 0.1% 中国来源稀土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和中转路径都需要许可。   而 ASML 光刻机里的稀土磁体用量超过 10 公斤,占电机成本三成以上,镜头抛光还得靠中国高纯度铈基材料,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荷兰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ASML 的稀土库存仅能支撑 8 周生产。   这场产业链的博弈,再次证明了全球化时代 “卡脖子” 的单边制裁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荷兰为了迎合美国牺牲本土产业利益,却没能挡住中国自主研发的步伐。   ASML 在政策和市场之间艰难平衡,用技术创新规避限制。中国始终保持着大国风范,没有陷入情绪化的对抗,而是用扎实的研发投入和资源优势,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如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早已深度绑定,任何试图人为切割的做法,最终都会损害自身利益。   面对这样的局面,你觉得荷兰的出口新规最终会给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半导体设备的自主化进程还会遇到哪些挑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