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讨厌中国?韩国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根源所在,他表示:以前我们认为美国能够

烟雨评社 2025-11-03 09:53:19

韩国为何讨厌中国?韩国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根源所在,他表示:以前我们认为美国能够压制住中国。但如今中国正在崛起,在中美较量之中,中国并未处于下风。 不少人好奇韩国社会对中国的复杂情绪从何而来,其实韩国教授的观察早就点透了关键 —— 曾经他们笃定美国能压住中国,可中国崛起的速度和中美博弈的态势,彻底打破了这种预期。这种认知的崩塌,才是很多情绪背后的核心。 上世纪 90 年代中韩建交时,韩国是 OECD 成员国,顶着 “亚洲四小龙” 的光环,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有着明显的心理优势,“跨越万里长城” 成了当时韩国社会对华心态的生动写照。 那时韩国靠着技术和资金优势,和渴求发展的中国快速建立起紧密经贸联系,但这种基于需求的合作,并没有真正消解历史上的积怨。 民间里关于领土认知的杂音从没断过,高句丽历史问题的争执虽从官方层面搁置,却在民间留下了心结,后来 “高句丽财团” 升格为 “东北亚历史财团”,也透着这种未解开的纠葛。 更深远的是,朝鲜半岛曾长期处于中华文明主导的体系中,明清时的属国身份,成了韩国不少人心里难以释怀的包袱。 这种心态在过去几十年里被现实一点点冲击。成均中国研究所的李熙玉教授记得,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去中国,看到的还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 可如今再访,上海、杭州的高科技园区里,华为的研发中心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领跑,中国工厂里机器人正逐步取代人力,完全不是当年 “世界工厂” 的旧印象。 最让韩国震撼的是技术领域的赶超,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去年的报告显示,半导体这个韩国的优势产业,绝大多数技术已经被中国反超,连曾经领先的存储芯片、传感技术领域,两年间就被中国追了上来,这种速度让依赖技术优势的韩国难以适应。 更关键的是安全与经济的撕裂感。韩国的安全命脉攥在韩美同盟手里,美军还掌握着韩军战时指挥权,这成了中韩安全合作的 “天花板”,导致两国关系总是在前进中反复。 可经济上,韩国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供应链,这种依赖让韩国陷入矛盾 —— 既想靠美国保障安全,又得靠中国维持经济,而中美较量中中国不落下风的态势,让这种平衡被彻底打破。 曾经韩国对中国还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觉得朝核问题中国 “打个电话就能解决”,可当期待落空,怨气反而比普通分歧更重。加上国内媒体有时会放大中国的短板,给民众营造出中国仍落后的假象,等到现实与认知碰撞,落差就变成了复杂情绪。 首尔大学的金南道教授跑遍中国后发现,中国的高铁早已覆盖大江南北,商场里中国品牌占据主流,而韩国人还在 “三明治理论” 里焦虑,觉得夹在中日之间需要拼命奔跑,可中国眼里其实早已不把韩国当作主要对手,这种认知差让韩国社会更难接受现实。 所以,今天中韩两国的这种微妙心理也就挺好理解的了。对于韩国来说,他们还是期望能“高高在上”地看中国,可是面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他们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 信源:郑继永:韩国对华不健康心态从哪里来的,海外网

0 阅读:64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