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买酒办喜事,商户推责称不知情,假酒背后谁该买单? 2025年11月2日,

痴梦还 2025-11-03 08:54:53

赵女士买酒办喜事,商户推责称不知情,假酒背后谁该买单? 2025年11月2日,赵女士在郑州葛天商贸港的徐华百货商店买了11箱海之蓝酒,总共花了7150元,她儿子办订婚宴用掉其中6箱,结果好几位客人喝完后感到身体不舒服,第二天赵女士自己也去输液治疗,一开始大家以为只是喝多了,后来亲家提起这件事,赵女士才想到要去检查一下这些酒有没有问题。 赵女士将剩下的七瓶酒送去检测,洋河股份查验后确认是假货,外包装和防伪标识都是仿冒的,只有酒瓶本身是真的,市场监管人员表示这不属于质量问题,而是涉及商标侵权,但赵女士认为这属于欺诈消费行为,应当按三倍赔偿处理,商家辩解说这些酒是他人寄存在店里的,自己并不知情,货款也已转给上游供应商,商家也自称是受害者。 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商户是否了解酒是假货,商户经营烟酒生意,按理应当查验供应商的资质、索要发票,但商户完全没有采取这些行动,这就显得不合情理,从法律角度讲,如果商户本应知晓却未能知晓,也等同于明知故犯,而且这个市场里很多商户都采取类似做法,商品的来源无人过问,一旦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 消费者维权最麻烦的是,行政处罚和赔偿不是一回事,市场监管部门罚了商户的钱,不代表商户必须赔你三倍,商户嘴上说“我被罚了”,其实是在逃避责任,拖了好几天之后,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商户最后退了7150元,又加了8000块钱私了,这不是法律规定的赔偿,而是商户怕事情闹大影响生意。 在山西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法院判决商家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双倍金额,现在拼多多和抖音本地生活上也有不少低价白酒,这些白酒的销售方式和商贸城模式很像,来源都不清楚,国家在今年7月发布了新规定,要求建立电子台账,但下面执行得很松散,基本没人真的照做。 赵女士的这件事直到11月10号才处理完,她没有打赢官司,不过还是拿回了钱,那家商户没有被重罚,也没承担法律上该付的赔偿,其实大伙心里都明白,这酒是假的,清清楚楚,可要是真的追究下去,中间牵扯的人太多,谁都不愿意插手。海之蓝婚宴 海之蓝假酒

0 阅读:26
痴梦还

痴梦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