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来了! 来自台积电的重磅消息! 台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前脚刚高调宣称要推动台湾整个半导体生态系赴美投资 ,后脚台积电美国工厂就传出坏消息:其亚利桑那州Fab 21项目的投产计划再度延期,原本预计2024年落地的4纳米制程量产,如今要推迟到2025年才能启动。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坦言,核心问题出在专业技术人力短缺——能熟练安装和调试先进设备的工人严重不足,不得不从中国台湾地区调派技术团队支援,还得花时间培训当地技工 。 不过美国财经媒体分析指出,延期远不止缺人这一个原因,机器安装难度超预期、市场对尖端制程需求疲软,以及美国"芯片法案"补贴迟迟未到位,都是重要推手 。 有意思的是,此前并未出现当地工会声称"有足够经验操作设备"的公开表态。 作为美国吸引的重点项目,台积电对亚利桑那工厂的投入不断加码:一期最初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后续直接追加到400亿美元。 但钱花出去了,美国承诺的补贴却始终没兑现,台积电只能持续与美方沟通协商 。更棘手的是二期项目,原计划推进的3纳米工艺量产,如今已被推迟到2027年甚至更晚 。 供应链的隐忧更让外界揪心。近期大陆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台积电美国工厂的稀土供应问题浮出水面。 半导体设备制造离不开稀土,而台湾地区每年从大陆进口的稀土量高达7000吨,台积电美国厂区的稀土来源自然也高度依赖大陆。 有业内人士预警,若供应出现波动,台积电美国工厂可能面临交货延迟甚至停产风险,目前其库存能支撑多久仍是未知数。 更现实的是经营压力,台积电美国子公司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亏损超新台币394亿(约88.4亿元人民币),2024年一年就亏了近143亿新台币,至今没有转亏为盈的公开消息,所谓"靠补贴盈利"并无依据。 我看这事吧,台当局跟着美国盲目推动半导体产业"搬家",显然低估了半导体产业的复杂性。 科技博弈拼的是全产业链实力与生态协同,而非简单的政治站队。 把核心产业绑上别人的战车,最终只会陷入被动。 对此,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