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

风林事儿说 2025-11-02 19:56:37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说白了,这 2036 年奥运会申办这事,就是国际奥委会想找中国城市当 “接盘侠”,结果上海、成都、广州压根不搭理,把他们急得直跳脚,失望劲都快溢出来了! 以前奥运会是真抢手,2004年雅典奥运有10个城市抢着申办,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也引来了6个城市竞争,那会儿能办奥运简直是城市身份的象征。 可现在早不是这回事了,奥运早就变成了烫手山芋,谁接手谁大概率要背债。 这一切的转变都是有实打实教训的。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主体育场预算才1.25亿美元,最后花超了15亿,加拿大政府被逼着收了30年“奥运税”才还清债务。雅典2004年奥运更夸张,110亿美元投入砸下去,赛后场馆全成了废墟,野草丛生的看台成了流浪汉的落脚地,希腊经济直接被拖得喘不过气。 近几年的例子更触目惊心,里约2016年奥运报了46亿美元预算,实际花了131亿,亏了141亿人民币,为了遮丑修的7公里围墙挡不住贫民窟,却挡不住民众的抗议,马拉卡纳体育场赛后空置到座椅蒙尘。 东京2020年奥运更惨,延期加上防疫,成本飙到200亿美元,比预算翻了四倍,最后亏了428亿,空荡荡的体育场连门票收入都归零,留下一堆拆不起的临时场馆。 这些亏空案例摆在眼前,谁还敢轻易接手? 2024年巴黎奥运本来有6个城市竞标,最后只剩巴黎和洛杉矶,国际奥委会怕2028年没人办,干脆把两届主办权一起打包给了它们。 到了2036年,虽说有十几个国家表达兴趣,但细看都是埃及、印度、印尼这些没办过奥运的,要么经济实力不够,要么缺乏大型赛事经验,比如印度喊着申办,全靠富豪家族撑场面,基础设施压根没跟上。 卡塔尔虽有世界杯经验,但国土面积小,承载能力有限,国际奥委会心里其实没底。 这时候国际奥委会自然盯上了中国。毕竟北京办了两次奥运都没亏,2008年奥运把70%投入用在地铁、机场这些基建上,赛后鸟巢一年能办20场活动,水立方改成水上乐园年年盈利;2022年冬奥更精打细算,复用老场馆还赚了3.5亿。 可上海、成都、广州心里门儿清,北京的成功是因为把奥运和城市升级绑定,且有全国资源支撑,换其他城市未必行。 现在办奥运,场馆建设、安保、物流全是无底洞,就算国际奥委会2014年就喊“节俭办奥”,巴黎奥运还是超支32亿,洛杉矶干脆决定不建新场馆,可见成本根本压不住。 中国城市更清楚,与其砸钱办奥运,不如把钱花在民生和产业上。 青岛之前被传申办,官方立马辟谣,就说明没打算当这个冤大头。 国际奥委会失望的本质,是找不到像中国这样有经济实力、办赛能力的“冤大头”了,那些凑数的申办城市要么撑不起场面,要么可能重蹈里约、东京的覆辙。 以前是城市求着办奥运,现在是国际奥委会求着城市办,这落差里藏着的,就是想让中国城市接下奥运这个“包袱”的小心思。

0 阅读:222

猜你喜欢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