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出事,不能仅揪着雷军不放 从“万人追捧”到“遭到唾弃”,仅进入汽车行业不到5年时间的营销鬼才雷军,正在经历口碑180度反转的至暗时刻。 10月16日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雷军的发言是所有企业嘉宾中最短的,前后加起来不足7分钟。但是,就是这不到7分钟的演讲,再次引发了舆论的热烈讨论。 会上,雷军呼吁全行业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创新为方向,携手围绕重要的底层技术和重要的研发领域,把精力集中到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一起营造积极向上、文明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网友认为,面对刚刚过去的10.13事件,至今未做出正面回应的小米以及雷军根本没有资格讨论安全;这篇以安全为核心的发言稿,又是雷军的一次营销;雷军居然至今还认为,小米汽车口碑的反转至少有一部分是网络水军和黑公关带节奏的结果。 客观的说,网友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成立时间短暂的小米汽车,本来就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如此短暂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打造出一款成熟的汽车。 或许,站在台上的雷军的内心备受煎熬。事是10.13出的,演讲是10.16做的。也就是说,雷军在答应大会主办方演讲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会在登台几天之前,小米汽车会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而且,演讲稿也是早就准备好的,或许已经没有时间改了。 其实,面对网友近乎愤怒的质疑,雷军不冤。他应该给网友一个回应。汽车不是3C产品,一旦出事故,可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况且,很多用户可是因为听了你雷军的营销,才买的小米汽车。 2年前,我曾试驾过一款已经倒闭的品牌的产品。那款车不仅有各种复杂的设计,在高速上准备上匝道的时候,居然出现了转向灯不能开启的情况,及其吓人。时候,厂家负责人告诉我,原因是这款车还不是最终的量产阶段。 从4S刚开出来的时候,他居然马上走回去了。因为方向盘是歪的! 所以说,小米汽车和雷军本人受到舆论反噬,不应该仅仅关注这一个品牌,这一个人,而是更应该关注,行业内所有的品牌,所有的产品是不是都安全,是不是都经得住考验。



Wh
“小米汽车出事,不能仅揪着雷军不放”?洗白,都这么没技术含量了吗?就这么纯洗、硬洗啊?小米出事,不揪雷,揪谁,揪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