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严重低估了荷兰挑起“安世之乱”的历史影响,或许最终人们会发现,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夺,将作为大国博弈的标志性事件,载入国际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发展史。 这场乱局的导火索藏着明显的霸权影子:美国2025年9月刚出台“50%股权穿透制”,荷兰次日就用冷战时期法律冻结中资股权,把安世99%股份交第三方托管,却拿不出任何“技术外流”的实据。 更讽刺的是,荷兰安世一边宣称中方“欠付款项”,一边被曝欠安世中国10亿元货款,彻底暴露了说辞的虚伪。 看似抢了控制权,实则攥着个没产能的空壳——安世70%产能在东莞工厂,欧洲49%车企都靠这供货。中方反制一出,欧洲车企每日损失超2亿欧元,宝马单月亏10亿,荷兰斯霍夫政府10月底直接垮台,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 本质上,这是技术霸权对商业规则的公然践踏,却意外戳破了欧美“供应链安全”的谎言。 荷兰为讨好美国牺牲信誉,让全球资本看清欧洲投资的风险,而安世中国推动人民币结算、验证新产能的操作,更预示着产业链话语权的转移。 这场乱局真正证明:全球化时代,谁破坏契约精神谁就会付出代价,而核心产能和自主可控,才是博弈中最硬的底气。荷兰芯片战略 荷兰芯片困局 荷兰安世半导体 安世中国 安世半导体公司 荷兰安世事件 荷兰芯片谈判
荷兰14天走完“作死全程”,狠狠给欧美上了一课。从嚣张到认怂!一个欧洲小国的任性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