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那么小,二战时却有力量侵略那么多国家?因为说白了,日本其实一点也不小,人口也不少,在当时是东亚唯一的列强! 咱先掰扯清楚 “小” 的误区。日本本土四岛加起来 37 万平方公里,看着不如中国一个省大,但放在当时的世界不算小。 更关键的是,它早早就抢占了殖民地,1895 年拿下台湾,1910 年吞并朝鲜半岛,1931 年之后又控制了中国东北,这些地盘加起来足足有上百万平方公里。 算上这些实际控制的区域,日本的势力范围已经横跨东亚,根本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小国。 人口更是日本的底气。1937 年全面侵华时,日本人口已经突破 7000 万。 这个数字放在当时有多能打?同期英国人口才 4700 万,法国 4100 万,就连意大利也才 4400 万。 更重要的是,日本当时的识字率高达 90% 以上,远超东亚其他国家。 充足且有文化的人口,既给工业提供了充足劳动力,也让军队能快速补充有战斗力的士兵,这是侵略战争最基础的本钱。 真正让日本敢四处挑事的,是它领先东亚的工业化水平。明治维新后,日本就一门心思搞工业,比中国早了半个多世纪完成近代化转型。 1937 年,日本的钢铁产量达到 580 万吨,而中国全年钢铁产量才 15 万吨,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 石油加工能力日本是 390 万吨,中国只有 1.3 万吨;工业实力直接转化成了军工产能。 1937 年,日本一年能造 1580 架军用飞机、430 辆坦克、744 门大口径火炮。 反观中国,几乎没有独立生产先进战机和坦克的能力,武器要么靠进口,要么是老旧仿制款。 这种代差级的实力差距,让日本在战场上一开始就掌握了制空权和主动权。 日本的战争准备也做足了几十年。从 1868 年明治维新开始,它就把 “军国主义” 刻进了骨子里,全国实行征兵制,男子成年后必须服兵役。 到二战前,日本现役军人有 170 万,还有数百万受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 军队的装备和战术也经过了实战打磨,1894 年甲午战争打败清朝,1905 年又打赢日俄战争,这两场胜利不仅让日本积累了战争经验,还抢走了大量赔款和殖民地,形成了 “战争养战争” 的恶性循环。 更关键的是,当时东亚其他国家的状况太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中国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尾声,国民政府虽然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内部派系林立,经济凋敝,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朝鲜已经被日本殖民了 30 多年,根本没有反抗的实力。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还在被英法等国殖民,当地的反抗力量还没形成气候。 日本作为当时东亚唯一的列强,面对的都是一盘散沙或者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对手。 它又早早制定了 “大陆政策”,一步一步蚕食周边国家,从东北到华北,再到全面侵华,最后偷袭珍珠港,把战线拉到了整个太平洋。 这种有计划、有准备的侵略,再加上实力上的绝对优势,让它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 说到底,二战时日本的侵略能力,根源在于它是当时东亚唯一完成近代化的国家。 所谓的 “小国” 只是地理上的错觉,人口规模、工业实力、军事准备,再加上当时的国际局势,凑成了它侵略的资本。 但这种靠掠夺和战争积累的 “强大”,最终还是因为失道寡助,被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手打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