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让我猜中了! 闻泰一点也不亏 闻泰收购安世时,与荷兰政府签署《公共承诺函》,

星星海 2025-11-02 12:52:06

果然让我猜中了! 闻泰一点也不亏 闻泰收购安世时,与荷兰政府签署《公共承诺函》,承诺保持其在荷兰、德国、英国的研发与制造中心,5年内不搬迁核心产线,总部也因此留在荷兰。 这份三年前的承诺函,如今成了闻泰最精妙的一步棋。当时不少人质疑中国企业为何要把总部留在荷兰,现在回头看,这份远见令人叹服。商业智慧往往就藏在这样的细节里。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根基扎得够深。它在奈梅亨的研发中心养活了八百多名当地工程师,这些人才可不是随便能搬走的。德国汉堡的晶圆厂更是欧洲汽车的芯片命脉,每年产出七十亿颗芯片。 荷兰政府最近的光刻机出口禁令,反而让闻泰的布局显得更有价值。作为在荷兰注册的企业,闻泰安世依然能获得ASML的设备支持。这层身份成了最坚固的护城河,政治风浪也难撼动。 看看财报就知道,安世今年第三季度在欧洲的营收增长了18%。特别是汽车芯片业务,拿下了大众、宝马的新订单。这些成绩都得益于其在欧洲本地的生产基地。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学问深着呢。闻泰这招"以地制地",把生产基地留在欧洲,既安抚了当地政府,又确保了供应链安全。双赢的局面不是偶然,是精心谋划的结果。 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化本质不会改变。闻泰在荷兰、英国、德国布局的研发网络,就像三根定海神针。任凭风浪起,核心技术始终牢牢握在手中。 还记得收购时那个震撼业界的数字——63亿元研发投入。这些钱大部分都流向了欧洲实验室,养着当地团队,也喂饱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储备。智慧的投资从来不会亏本。 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安世的碳化硅技术正是来自荷兰实验室。这项突破让电动汽车续航提升15%,已经用在国产新能源车上。技术无国界,成果全球共享。 全球化不是非要把工厂搬回国内。闻泰的案例告诉我们,扎根当地反而能获得更多。那份承诺函看似限制,实则打开了更广阔的天空。 中国企业正在改写全球商业规则。用诚意打动当地政府,用实力赢得市场尊重。闻泰的欧洲故事,给所有出海企业上了生动一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42

评论列表

沈姚宏

沈姚宏

7
2025-11-02 22:56

狗屁不通的文章,既然中资收购就已是中企,要是当初把核心技术都转移到中国来,把欧洲的核心技术,生产线都转移到中国有分部,今天也不至于被欧洲恶人先强抢后损失惨重

朝花夕拾 回复 11-03 02:21
幼稚,吉利十几年前就100%收购了沃尔沃是中企吗?

江湖过客

江湖过客

2
2025-11-03 00:10

技术无国界,成果全球共享。狗屁文章

用户16xxx34

用户16xxx34

2
2025-11-03 03:41

屁话一堆。

fu

fu

1
2025-11-02 17:38

闻泰收购了安世,怎么还没经营决策权,反而受制于人?

猜你喜欢

星星海

星星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