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中国和欧盟同时宣布! ​东方大国和欧盟达成一致,第十八届投资贸易科

大大大飞 2025-11-02 12:45:34

快报!快报! 中国和欧盟同时宣布! ​东方大国和欧盟达成一致,第十八届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将在2025年11月成都举办。 ​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届时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企业将组团前来,也会带来更多商机。 ​去年苏州欧洽会签署了180亿订单,成都与欧洲的交往越发密切。 ​如今,中欧贸易额每天都在24亿美元以上的成都,更是西向开放的门户。 ​每天有23趟中欧班列往来两地,生意火爆。 ​据了解,成都与欧洲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交易。 这场即将在11月19日至21日举办的欧洽会,选择“互信互通·共享共赢”作为主题,听起来挺鼓舞人心的。咱们得看清楚,这类洽谈会到底是真的能促成实质合作,还是仅仅停留在热闹的场面话?毕竟去年苏州签下了180亿订单,数字确实亮眼,但具体落地情况怎么样,普通老百姓并不太清楚。 成都这次能把欧洽会揽入怀中,绝不是偶然。看看数据就知道了,欧洽会自从2006年就落户成都,这么多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累计吸引了一万两千多家中欧企业跑来谈生意。这些企业可不是来旅游的,他们安排了超过2.9万场面对面洽谈,达成了3200多项合作协议。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往来。 今年的会议更有深意,正好撞上中欧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的外交关系,现在看起来却有些微妙。美国动不动就威胁要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这种外部压力反而让欧洲企业更愿意靠近中国市场。德国斯图加特展览集团的高管都公开夸赞南京的投资环境,说中国城市对创新的重视和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让他们充满信心。这种来自欧洲商业界的自发认可,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你们知道吗?这次欧洽会可不是开开会、握握手就完事的。组织者精心设计了五场不同行业的主题交流活动,瞄准的都是未来产业: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数字文创、农业食品,还有智能机器人。他们甚至提供“一对一”配对洽谈服务,像相亲一样帮中欧企业精准匹配,这种务实做法值得点赞。 再看看成都与欧洲的实体联系。每天23趟中欧班列穿梭两地,这种物流优势让成都真正成为中国西向开放的门户。成都还专门建设了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已经聚集了1200多家企业,去年成都与德国的贸易额就达到约28.4亿欧元。这些都不是空谈,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纽带。 当然啦,咱们也得保持清醒。每次盛会都会公布很多意向合作协议,但其中有多少能真正转化为实际投资和产能?欧洲企业确实看好中国市场,但他们也同样关注政策的稳定性、知识产权保护这些老问题。中国欧盟商会的代表就明确说过,欧洲企业期待的是更加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 这次的欧洽会放在成都,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成果的肯定。成都已经不满足于做“西部城市”,而是要建设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这种雄心与欧洲企业的需求不谋而合,双方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这些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说到底,中欧关系光靠政府推动是不够的,更需要企业间的实实在在合作。当德国隐形冠军企业遇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当欧洲传统制造业巨头对接中国数字经济创新,这种互补性才是中欧关系最牢固的粘合剂。欧洽会这样的平台,正是在做这样的粘合工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盟会晤

0 阅读:59
大大大飞

大大大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