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陆军机绕台”,郑丽文公开表态了!在近期,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表示,如果未来国民党执政,且她有机会与对岸领导人会面,或许可以跟大陆谈说不要再“军机绕台”。 其实郑丽文的表态背后有她现实的选举算计。国民党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年轻选票流失严重,以往全台性选举里只能拿到15%左右的年轻人支持。 民进党长期把“抗中保台”包装成所谓“主流民意”,搞得很多台湾年轻人对“军机绕台”这种话题特别敏感。 郑丽文虽然坚持“九二共识”,但也得在具体议题上给自己留点弹性空间,否则很难和民进党抢中间选民。 她特意强调“绝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和“绝不当地球缘政治牺牲品”,就是想淡化民进党给她贴的“亲中卖台”标签。 但郑丽文这话可不是在向大陆示弱,她骨子里的逻辑和马英九时期的“暗独”完全不同。她最近在岛内政论节目上直接怼赖清德,说“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才是台海真正的“定海神针”。 她还公开批评民进党搞的“绿色恐怖”是在重演历史悲剧,强调两岸必须和解。 更狠的是,她主张国民党要让台湾人都能自信说出“我是中国人”——这种话马英九当年可不敢说得这么直白。 郑丽文的核心思路很明确:她不是要挑战一中原则,而是想通过坚持“九二共识”来换取大陆的善意回应,最终降低台海紧张局势。 这种策略能不能成,关键还得看国民党内部买不买账。郑丽文虽然高票当选,但党内不满她“深蓝”路线的人也不少。 比如赵少康就阴阳怪气地说她“拼命给自己抹红”,担心这种强硬姿态会吓跑中间选民。一些本土派议员更直接摊牌,威胁说如果郑丽文继续“亲中”路线就要退党。 郑丽文现在能压住场面,全靠基层党员对变革的渴望——这次党主席选举39%的低投票率说明党内仍有大量观望势力。 如果她在“军机绕台”这类议题上让步太多,很可能被深蓝支持者骂“软弱”;但如果寸步不让,又可能坐实民进党“小绵羊”的嘲讽。 大陆对郑丽文的表态其实给了挺大的回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她当选后的贺电里特意提到“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句话明显不只是说给国民党听,更是喊话所有台湾同胞。 大陆一直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的基础,如果国民党真能坚持这个政治基础,大陆在军事行动上展现灵活性也非不可能。 就像台湾媒体报道的,岛内最新民调显示63%的人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方式,88%认为两岸需要维持沟通管道——这说明“求和平求发展”才是台湾真正的民心所向。郑丽文正是嗅到了这股民意变化,才敢在“军机绕台”问题上试探大陆的底线。 不过郑丽文眼前最实际的挑战,还是2026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这场选举被看作她领导力的首场大考,如果选砸了,党主席位子肯定坐不稳。 她现在拼命推动“蓝白合”,甚至放话说2026年选举“该让就让”,就是想拉拢民众党一起对抗民进党。 但蓝白合作谈何容易?双方在两岸政策上有本质分歧:民众党虽然也反“台独”,但远不如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鲜明。郑丽文要是为了选举过度妥协,可能反而会模糊国民党的核心优势。 说到底,郑丽文关于“军机绕台”的表态更像是一种政治喊话,目的是为国民党争取更多操作空间。她很清楚大陆的军事行动是针对“台独”势力的警示,只要国民党能有效压制“台独”气焰,大陆自然没必要持续施压。但 问题在于,国民党现在连党内整合都还没搞定,2028年能否执政更是未知数。郑丽文这时候抛出这个话题,与其说是向大陆提出条件,不如说是在岛内政治舞台上演一场“危机管控”的戏码,既安抚对两岸紧张感到不安的台湾民众,又向深蓝支持者展示她“有勇气与大陆对话”的形象。 这场博弈的结局最终取决于国民党能否真的找回“党魂”。郑丽文常说国民党不能再当民进党的“小绵羊”,但如果她自己也只是在“拒统”和“促统”之间摇摆,那和马英九时期的模糊路线并无本质区别。 两岸关系的突破需要的是勇气和战略定力,而不是选举语言的花式包装。郑丽文若能带领国民党彻底甩掉“拒统”包袱,真正成为反“独”促统的坚定力量,或许真能为台海开创出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