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沦为

烨华聊商业 2025-11-02 11:02:42

《大西洋月刊》:人工智能崩溃如何发生--美国正在成为英伟达国家(Nvidia-state)

现在美国有不少文章警告AI泡沫。它什么时候破不知道,应该不会很快。这些文章的意义是,确认泡沫的性质、规模、矛盾、迹象,提供一些有益的观察与汇总。总的来说,就是性质上捆绑美国经济、泡沫规模上历史最大、支出远大于收入的矛盾无法化解、不好的迹象越来越多。

这文章给出了不少数据。2025 年全球 AI 支出预计 3750 亿美元,2026 年将破 5000 亿。印第安纳州新卡莱尔一地就规划 30 座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超两个亚特兰大。

标普 500 自 ChatGPT 发布以来 3/4 的涨幅由 AI 相关股票贡献,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 5 万亿美元,相当于 94 个福特汽车。

麦肯锡调研显示,近 80% 部署 AI 的企业并未因此提高净利润。

“Nvidia-state” 形成。美国 GDP 增长 92% 来自 AI 相关支出,科技板块市值占比从 22% 升至约 1/3(但利润占比还是一样),形成对英伟达芯片和数据中心投资的单向依赖,类似沙特对石油的依赖。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共同把算力芯片当成国家核心资产,政策、电力、金融资源均向“堆芯片”倾斜。

次贷式金融化与隐性杠杆(这是新发展)。为绕开表内举债,科技巨头与私募股权合作,把数据中心租约打包成可交易的“租金债券”,2028 年前将形成 8000 亿美元市场,结构酷似 2008 年 CDO。

资金循环自我强化:OpenAI、甲骨文、英伟达的三角支付,使账面收入与成本相互放大,形成“技术资本超复杂体”。

泡沫崩溃结构:生成式 AI 迟迟无法产生匹配规模的现金流,高昂折旧与电费迅速吞噬科技巨头现金池;资本回撤,数据中心资产价格暴跌,连带触发债券层级的违约螺旋。

文章提醒,运河、铁路、光纤都曾先泡沫后改变世界。但每一次过度金融化都伴随深度衰退,AI 可能重复这一剧本。美国成为把国运押注在昂贵芯片和耗电机房上的“英伟达国家”,当技术落地速度赶不上资本叙事时,AI 热潮会以金融崩溃收场。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