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快讯! 荷兰正式宣布了! 10月31日,路透社报道荷兰正式实施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ASML被禁止向中国出口1970i、1980i等先进DUV设备,仅能对华出售部分旧式机型。 与此同时,荷兰进一步扩大对华管制范围,将更多品类半导体设备纳入管控,实质上限制了与中国在半导体等敏感领域的新合作。 荷兰此举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持续施压的结果——ASML约55%零部件依赖美国,且美资持有其30%股份,在美方反复游说下,荷兰最终妥协收紧出口政策。 荷兰的ASML是全球唯一能量产高端光刻机的制造商,其EUV设备垄断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市场,DUV设备也占据全球85%的市场份额,在中高端领域几乎没有对手。 中国是ASML的核心市场:2022年时其对华营收占比尚不足11%,到2024年已飙升至36.1%,全年对华收入达101.95亿欧元,连续多个季度成为其最大销售市场 。 新规出台后,市场反应剧烈:政策宣布当日,ASML股价应声暴跌8.2%,市值大幅缩水。 有分析测算,受此影响,ASML 2025年营收预计锐减12%,中国市场份额可能从高位降至20%左右。 对荷兰本国经济而言,半导体产业关联着12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其中20%与对华贸易相关,ASML等企业的出口受限已引发产业界担忧,荷兰半导体设备协会公开呼吁政府重新评估政策。 而中国在稀土资源上对荷兰并无依赖,且在光刻机领域正加速追赶。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多家中国企业已实现技术“点突破”,正从单一设备研发迈向全产业链自主化。 面对产业界的强烈反馈,荷兰经济大臣米希尔・德汉已表态将“重新审视14纳米制程设备的管制标准”,这背后是对本国产业生存与供应链稳定的深切担忧。 正如ASML总裁富凯所言,出口限制实则损害西方自身利益。 从长远来看,这种封锁措施反而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研发进程,加速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内生发展——毕竟中国占据全球近38%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失去这一增量市场的,终将是受限的设备供应商们 。 荷兰光刻机管制这事儿挺明白的,技术封锁就是双输。 ASML丢了中国大市场,股价和营收都受影响,荷兰自己产业也慌;中国虽被卡脖子,但反倒逼着自主研发加速。 现在产业链早绑一块儿了,技术搞政治化不合市场规律,开放协作才能让大家都受益。 读者朋友你们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张sir
不挨打,不服气的样子…[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