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晤结束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31日晚写道:我与中方会面,强调了直接坦诚

古今知夏 2025-11-02 09:54:59

中日会晤结束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31日晚写道:我与中方会面,强调了直接坦诚对话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存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意见分歧。中方表达了各种关切,并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我打算继续与中方就日本国民安全和地区和平进行深入对话。 这位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嘴上说得软,手上的动作可一点不温柔。刚上任没几天,就急着跟美国绑在一起,铁了心要搞军事加码。她不仅从美国买了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花了 23.5 亿美元,还催着美方提前到 2025 年交货,就是想快点拿到能打远距离目标的利器。 在日本西南诸岛,她更是下了血本。现在已经部署了 8 支岸舰导弹联队,像宫古岛、石垣岛这些离台海很近的地方,都密密麻麻架起了导弹。 其中改进型的 12 式导弹,射程能到 1000 千米,以后还想加到 1500 千米,既能打海上目标,也能打陆上目标,针对性再明显不过。她还把冲绳的部队扩编成师,把指挥中心搬到地下,摆明了是要在这一带搞军事威慑。 可有意思的是,她一边忙着围堵,一边又舍不得放弃中国市场。嘴上喊着 “经济安全”,限制 23 种尖端技术对华出口,跟着美国搞 “芯片四方联盟” 想脱钩,另一边却拦不住日企往中国跑。 就拿成都来说,最近刚办了对日经贸对接活动,近 150 家日企赶来找机会,伊藤洋华堂、丸红这些大企业都在列。 过去六年,成都已经跟日本落地了 263 个项目,日企投资超 360 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 2300 亿元。像氢能、电子信息、养老服务这些领域,日企看得比谁都紧,毕竟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机遇,换哪个国家都找不到。 矛盾的是,日本半导体设备里 30% 的核心零部件还得靠中国供应,而中国企业也需要日本的光刻胶这些关键材料。 说白了,两国经济早就绑在一起了,真要彻底切割,日本的高端制造业产能没地方去,中国相关产业也得暂时受影响,纯属双输的买卖。 高市早苗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点。现在日本国内问题一堆,少子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一年比一年少,国内市场也没什么活力。 想破解经济困局,中国这块大蛋糕根本绕不开。之前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双方一下子达成二十项共识,从绿色发展到养老服务,从供应链合作到第三方市场,全是实打实的合作机会,她自然不想错过。 但合作归合作,她在敏感议题上的挑衅从来没停过。台湾问题上,她明着说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让美日航母开到台湾东部海域搞联合军演,甚至默许日本政客去台湾商讨所谓 “非对称作战”,完全无视一个中国原则。 可她心里也犯怵,日本 80% 的石油、60% 的天然气都要从台湾海峡过,真要是台海生变,日本的能源生命线直接就被掐断了。所以她只能嘴上喊得凶,实际不敢真的越界,这种 “敢说不敢做” 的样子,把算计写满了脸。 历史问题上,她也没少搞小动作。自己不公开参拜靖国神社,却从不阻止内阁成员以 “私人身份” 去,还默许教科书改来改去。 把 “南京大屠杀” 说成 “波及平民的伤亡”,把 “强制劳工” 改成 “劳务动员”,就是想让年轻人忘了那段侵略历史,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两国关系的伤口上撒盐。 现在的中日关系,就是这么拧巴。军事上互相提防,经济上互相依赖;嘴上说着合作,手里攥着刀子。高市早苗想一边跟着美国围堵中国,一边从中国捞经济好处,哪有这么好的事 中方在会晤中表达的 “各种关切”,其实就是把话说透了,合作可以,但不能踩着我们的红线;对话可以,但不能光说不做。中日做了这么多年邻居,经济上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要闹僵了,谁也讨不到好。 这场 APEC 会晤,说白了就是一次 “底线沟通”。双方都亮明了自己的底牌,也看清了彼此的软肋。未来的日子里,中日之间的博弈还会继续,不会一下子就变好,也不会彻底闹掰。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