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

文史啊旺 2025-11-01 20:54:07

[太阳]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本没有一个明白人?答案很讽刺:日本海军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打不过美国佬。 说起二战那会儿,日本的处境真够尴尬的。明明在中国的战场上折腾了十来年,愣是没把事儿办成,军队陷进去拔不出来,资源也快见底了。可偏偏这个时候,他们还去招惹美国,搞了个珍珠港偷袭,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很多人纳闷,日本高层里就没人清醒点?其实答案挺扎心的,日本海军里头不少人心里门儿清,知道跟美国硬碰硬没戏,但最后还是上了这条不归路。为什么会这样?咱们得从头捋捋。 日本从1931年9月18日东北事儿开始,一步步往南推,本来以为靠着坦克飞机啥的,能速战速决,谁知道中国军队硬是扛住了。从1937年的上海打到长沙,一仗接一仗,日本扔进去的兵力越来越多,到1940年光在华北华中就得有上百万,战线拉得老长,补给线跟面条似的乱七八糟。煤炭铁矿他们抢了不少,可整个中国那么大,哪是说拿下就拿下的?日本的战略储备本来就不厚实,这么一耗,石油钢铁啥的都快亮红灯了。想想看,一个岛国,本来就缺资源,现在还得养着这么大摊子,等于自己给自己挖坑。 更要命的是资源危机,这直接把日本逼到墙角。1940年日本石油的八成得靠进口,美国那会儿占了大头。结果呢,194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纸命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顺带跟英国荷兰一块儿,对日本石油钢铁全线禁运。这下子,日本的油库里头存货顶多够海军转悠一年,陆军坦克飞机一停摆,整个战争机器就得趴窝。日本高层一看,这不等于掐脖子吗?不赶紧找新油源,之前在中国的那些“成果”全得白搭。岛国经济本来就靠外头输血,这禁运一出,等于断了命根子。 日本也不是没想过别的招儿。陆军那边早就有“北进”计划,想打苏联抢西伯利亚的油田矿产。1939年5月到9月,在诺门罕那片草原上,日本关东军跟苏联红军干了一仗,本来以为能占便宜,结果呢?苏联坦克火炮一顿猛揍,日本丢了上万兵,还得灰溜溜撤。关东军指挥官小松原中将下令收兵时,部队装备都砸那儿了。这仗打完,日本高层彻底死心,北进这条路走不通。苏联那实力摆着,日本陆军再牛也啃不动骨头。 那就谈判呗,日本也试过跟美国坐下来聊。1941年春夏,在华盛顿,日本代表团带着提案去,打算让步换油料,美方呢?开口就让日本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军,还得退出轴心国同盟。日本军方一看,这不是要他们吐出之前吞的肉吗?陆军强硬派在东京闹腾,围着首相办公室不让步,谈判桌上文件摊开,笔都搁那儿不动。结果呢,谈了几个月,1941年11月彻底崩盘。日本觉得丢脸,美国觉得日本不识抬举。退路一堵,南进东南亚就成唯一选项。那儿有荷属东印度油田,英国的马来亚橡胶锡矿,日本眼红得不行。可东南亚是美英荷的地盘,动那儿就得跟美国撞车。 日本海军里头,大部分人心里有数,尤其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他1920年代在美国当过武官,亲眼见过底特律工厂流水线,芝加哥钢铁厂日夜轰鸣,知道美国工业底子厚,资源多,人口基数大。日本海军内部推演过好几次,跟美国打持久战,半年内还行,拖长了就得崩。山本私下跟部下说过,日本跟美国比,就跟蚂蚁撼大象似的,没谱儿。有些海军将领公开反对开战,还被陆军贴上“卖国贼”标签。海军航空本部那帮人,平时模拟海战时,总得出结论:美国恢复力强,日本补给跟不上。可高层呢?陆军和海军激进派一合计,觉得赌一把得了。偷袭珍珠港,打残美国太平洋舰队,抢时间占东南亚,建立防御圈,到时候美国得坐下来谈。这逻辑听着荒唐,但当时日本就这么干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出动六艘航母,渊田美津雄中尉带队,第一波183架飞机直扑珍珠港。结果呢?八艘美国战列舰中四艘沉了,2400多美军挂了,日本觉得大胜。可关键的航母“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那天正好在外头转悠,没挨炸。维修坞和油库也完好无损,美国海军修复战舰的速度,比日本想得快多了。本来计划瘫痪美军半年,这下全落空。袭击一出,美国国会次日就宣战,罗斯福讲话时说这是“国耻日”。美国工业机器一开动,飞机军舰月产翻倍,日本的生产线再怎么赶,也追不上。 这偷袭不光没帮上忙,还加速了日本的败局。1942年6月4日到7日,中途岛海战成了转折点。日本山本五十六想引美军航母出来决战,出动四艘主力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加上其他舰艇,总兵力是美军的两倍。可美国破了日本密码,尼米兹指挥的三艘航母“企业”“大黄蜂”“约克城”埋伏好了。战斗打响,日本飞机起飞侦察时,美军俯冲轰炸机钻进航母甲板,炸弹引爆油库,四艘航母全沉,322架飞机报销,3500多官兵没了。美军只丢了“约克城”一艘。从这以后,日本海军丢了制海权,飞行员精锐也折了大半,再也组织不起大攻势。

0 阅读:65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