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消息,甘肃武威民勤县的钍基熔盐实验

扬扬妈妈 2025-11-01 19:23:00

好消息!好消息!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消息,甘肃武威民勤县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了。这是全球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堆,美国1969年放弃的技术,咱们做成了。 这事儿简直牛到炸!要知道,钍基熔盐堆可不是普通的核电站,它被称为“未来核能的终极形态”,连美国都啃不动的硬骨头,咱们硬生生给啃下来了!当年美国花了10年时间搞“熔盐堆实验计划”,烧了2.5亿美元,最后因为技术瓶颈和资金问题草草收场,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到了一边。谁能想到,半个多世纪后,中国科学家们憋着一股劲,在沙漠里建起了全球首座运行的钍基熔盐堆,这脸打得,太解气了! 咱先说说这堆有多“神”!它用钍代替铀当燃料,钍在地球上的储量是铀的3倍,我国的钍储量更是占全球30%,完全不用愁原料不够。更绝的是,它的冷却剂是熔盐,就算发生故障,熔盐会自动流入地下安全罐,根本不会像传统核电站那样发生堆芯熔毁,安全性直接拉满!有网友调侃:“这堆就算被炸了都没事,简直是核安全界的‘金钟罩’!” 这话一点不夸张,之前的福岛核泄漏、切尔诺贝利事故,要是用的是这种技术,根本不会造成那么大的生态灾难! 建造过程那叫一个攻坚克难!民勤县地处沙漠边缘,昼夜温差超20度,沙尘暴说来就来,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科学家们在现场搭起临时实验室,顶着风沙调试设备,有位老工程师为了监测熔盐温度,连续72小时守在控制台前,眼睛熬得通红也不肯休息。最难的是熔盐管道的焊接,要求误差不超过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10,工人们反复练习,报废了上百根管道才掌握诀窍。就凭着这股“钉钉子”精神,咱们硬是在沙漠里建起了这座“核能奇迹”! 这堆的意义可比想象中大多了!它能把核废料的放射性寿命从数万年缩短到几百年,大大降低了核废料处理的难度。而且发电效率超高,1吨钍能发的电相当于200吨铀,够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用10年!更重要的是,它能建在沙漠里,利用沙漠的广阔空间和充足光照,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民勤县之前是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因为这个核电站,建起了配套的产业园,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日子越过越红火!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核电站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中国核电技术的全面突破!从设计、建造到运行,咱们实现了100%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之前法国的EPR核电站、美国的AP1000核电站,都存在技术依赖和延迟交付的问题,而咱们的钍基熔盐堆,不仅技术领先,还提前3个月完成建造,这就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实力! 更打脸的是,看到咱们做成了,美国、日本、印度纷纷重启钍基熔盐堆研究,想跟着咱们的脚步追赶。可他们哪里知道,咱们已经掌握了最核心的熔盐制备和控制技术,申请了200多项专利,他们想超越,至少得花10年时间!有外国专家酸溜溜地说:“中国在核能领域的突破,让我们望尘莫及。” 这话我爱听! 中国能做成这件事,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坚守和付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出海到核电突破,咱们中国人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别人做不到的,咱们偏要做到!这座钍基熔盐堆,不仅是一个能源工程,更是中国科技崛起的象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9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