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银行上班的朋友,给我透了个底,听完我半天没缓过神。 他说,他们行里有大把的“沉睡账户”,里面的钱,三十年都没人动过。不是主人忘了,是主人早就不在了。 这些钱,全是老一辈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他们那代人苦过,总觉得把钱存银行最安全,一分一厘都舍不得花,想着以后留给子女应急。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很多人没来得及把账户信息告诉孩子,就突然离开了。 结果呢?人一走,这些带着温度的积蓄,就成了银行系统里冰冷的数字代码。而他们的子女,可能正为了几万块的医药费、房贷愁得掉头发,压根不知道有这笔“救命钱”藏在某个角落,静静等着他们去取。 你也怪不了银行,朋友说为了储户安全,提取已故亲人的存款手续特别繁琐。得开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还要办公证,所有继承人必须全部到场签字。光这些证明就能跑断腿,折腾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是常事,很多人最后只能无奈放弃。这哪里是钱的事儿,分明是老一辈没来得及交付的爱,最终成了无处安放的遗憾。 虽然现在有云闪付等工具可以查询已故亲人的账户线索,但这终究是补救措施。真正能避免遗憾的,是老一辈生前的坦诚沟通,是把“钱的事儿”大大方方地告诉子女。 跟爸妈聊聊存款规划,一点不丢人。这不是计较钱财,而是让他们的心血有归宿,让那份藏在钱里的爱,能真正抵达最亲的人手中。你和父母聊过存款相关的话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