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预告的G2峰会结束了,欧洲领导人集体陷入了沉默。   这场100分钟的会晤

栗頿聊 2025-11-01 15:49:46

特朗普预告的G2峰会结束了,欧洲领导人集体陷入了沉默。   这场100分钟的会晤结束后,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直接给打了12分,满分才10分,还一口一个“G2”,把中美关系往“两国集团”上定义,这姿态看得人眼花缭乱。   其实特朗普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给美国选民交成绩单。中美达成了“冻结冲突升级一年”的妥协,中国答应恢复买美国大豆,这可是直接关乎农业州选票的大事,稀土供应问题也解决了,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供应链算稳住了。   之前美方把芬太尼相关物品关税从20%降到10%,说白了就是交换的诚意。要是直接说向中国妥协,难免被骂软弱,可把中国抬到“G2”的对等位置,就成了“和势均力敌的对手达成明智协议”,这套说辞显然是为2026年中期选举准备的。   特朗普早就说过和次要国家谈判是“累赘”,今年8月还让七位欧洲领导人等着,优先见泽连斯基,现在釜山会晤一结束,欧洲那边更没脾气了。   德国总理默茨倒是站出来呼吁“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可这话听着就没底气。德国经济已经连续两年萎缩,大众、保时捷这些支柱车企都遭了重创,保时捷前三季度利润暴跌99%,还不是因为供应链卡脖子。   从马歇尔计划到北约,欧洲本来就经济军事都依赖美国,现在能源又换成了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根本硬气不起来。   其他传统力量的处境更尴尬。俄罗斯经济体量连巴西都比不上,全靠苏联留下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些遗产撑场面,俄乌冲突后能源经济又被制裁打得够呛。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外交军事都得听美国的,高官高市早苗还被迫承诺对美巨额投资,完全没自主权。   特朗普敢喊出“G2”,确实有数据撑着。2024年中美GDP加起来占了全球43%,更关键的是两国都有其他国家没有的政治外交自主性。   但中美对“G2”的理解差得远,这概念早先是美国学者提的,本质就是让两个最强者主导世界,特朗普想把这模式制度化。   可中国一直很谨慎,以前就觉得这可能是“捧杀”,毕竟咱们一直主张多边主义,不想搞霸权那套。美方说要讨论对华出口人工智能芯片,这顶多是务实合作,不代表中国认了“G2”的说法。   说到底,特朗普单方面宣告的“G2”更像个既定话题,而非真正的共识。欧洲的沉默,本质是实力支撑不起话语权,依赖链条断不了,再不满也没辙。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