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之前不喜欢尼采,证明你没有生命力;四十岁之后不喜欢叔本华,证明你不懂人生。 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还是要看人生际遇。 四十岁之后,如果你依然喜欢尼采,证明你的生命力非常坚韧旺盛,挺拔,你想实现超人!四十岁之前,如果你也喜欢叔本华,只能证明你已看破人间。 尼采的哲学是力量的哲学,是生命力不断的在低谷与高潮之中的徘徊中又有一个上升,每一次从低谷走向高潮,就是对生命力限制的一个突破,所以它的意志哲学是向上的。但是尼采讲的不是一直往上,而是不断的在轮回之间,有波峰,有波谷的上升的。 所以这是一条非常难的道路,跟尼采自己人生的经历有关,有时候我看尼采的人生,思索着生活,真的能够看出眼泪,特别是他的后半生,在唯一清醒的六个月,写了六本著作之后,就陷入了彻底的丧失了意识! 而叔本华的意志,他是命运被决定了的,是一种在生存的意义上的自我保存,自我求全,只要能够维持生命的存在,而对于超越生命力是没有希望的,看不到希望的,是灰色的,黑暗的,是世界的意志所决定的,没有办法突破的。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太多的挫折,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那么一定会走向叔本华,叔本华哲学当中唯一对意志能够有片刻脱离的就是艺术,还有一种消极的应对,意志的应对,就是看破红尘,但总之是没有尼采的积极向上的拼劲韧劲的。 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它的相同点,就是生命哲学,他们俩的本体论都是生命,而生命的体现就是意志。这里的生命不只有有机物,而是万事万物! 所以一个人如果经历了太多,就读读叔本华,或者读读尼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