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6岁的北大教授夫人,绝食断水4天结束生命!死前最后一刻,她拼尽全力

语蓉聊武器 2025-11-01 14:55:18

2017年,96岁的北大教授夫人,绝食断水4天结束生命!死前最后一刻,她拼尽全力留下一句话,引人深思。 前几年北京北大家属院出过件让人议论好久的事,96 岁的陈司寇老太太,硬是 4 天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安安静静地走了。 这老太太不是普通人,是北大赵宝煦教授的老伴,自己以前也是 101 中学的老师,一辈子都透着股利索劲儿,谁都没料到最后会这么 “犟”。 院里老街坊后来常提起老太太走前的样子,说她那几天躺在床上,子女轮着守在床边劝,“妈您喝口水吧”“哪怕吃口粥呢”,她就是摇头,眼神亮得很,一点不慌,就像早就把所有事想透了。 直到最后那天下午,她突然睁开眼,瞅着女儿,嘴唇动了半天,就挤出一句 “我不想麻烦你”,说完眼睛就闭了,手也轻轻垂了下来。 就这六个字,她闺女当场就哭瘫了 —— 这老太太,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替孩子着想。 其实老太太这辈子,就没怎么麻烦过人。 早年间日子苦,1921 年她生在江苏农村,5 岁就没了妈,家里为了给妈治病还欠着债,她爹一个人养不起四个孩子,只能把她送到南京的亲戚家寄住。 那时候亲戚家重男轻女,总说 “女孩子读什么书,早晚得嫁人”,她也不跟人吵,晚上就借着油灯偷偷翻书,白天还得帮着洗衣做饭,后来又去卖报纸、端盘子攒学费,硬是凭着一股狠劲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北大,她认识了赵宝煦,俩人真是同病相怜,赵宝煦家也穷,小时候为了上学,做过木匠、当过童工,全靠拿奖学金才一路读完书。 两个年轻人惺惺相惜,毕业后就结了婚。 陈司寇去 101 中学教政治,赵宝煦留在北大当老师,后来还成了国际政治系主任。 那时候日子苦,俩人一起熬过战乱,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从没跟谁伸过手求帮忙。 2012 年赵教授走了,子女想接老太太去同住,她死活不肯,说 “我还能动,自己能照顾自己,不用你们操心”。 之后她一个人住,每天早上 6 点准起床,自己煮粥,在厨房门口晃悠着活动身子,嘴里还念叨 “别坐着就僵了”。 上午就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读《易经》,有时候还跟自己说 “这世上没啥过不去的坎儿”。 下午要么在院子里溜达,要么在家看体育比赛,尤其喜欢丁俊晖打斯诺克,边看边嗑瓜子,跟个小姑娘似的。 一周就请保姆来两次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洗衣这些活,全是自己动手。 就连生病,她都不想麻烦人,2015 年体检,查出左肾上有个肿瘤,医生说要手术,她笑着摆手,“我都九十多了,折腾那干啥”。 回来自己查书,改成吃蘑菇、西兰花这些碱性菜,饭后还自己按穴位,硬是跟肿瘤和平共处了两年。 更早之前她得皮肤瘙痒症,晚上痒得睡不着,去医院拿的药膏没用,也没再跑医院,自己翻养生书、学按摩,慢慢就好了。 她总跟子女说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别动不动就麻烦医生,更别让你们跟着遭罪”。 直到 2017 年 10 月,老太太身体突然垮了,肿瘤转成了癌症,还引发了尿毒症、贫血性腔梗,连下床都难了。 子女想送她去医院,她不肯,说 “我累了,不想再拖了,也不想让你们跟着受累”。从 10 月 17 号开始,她就不吃饭了,起初还喝点水,后来连水都不碰。 子女急得直哭,她还是那副平静的样子,偶尔睁开眼看看窗外的树影,嘴角还带着点笑。 老太太走后,葬礼办得特别简单,就几个老朋友来送了送。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说得最多的就是 “她这一辈子,活得明白,走得也体面”。 后来整理她的东西,发现书桌上堆着好多笔记,有读《易经》的心得,有看新闻的摘抄,还有自己写的养生小窍门,字里行间都是 “自己的事自己扛” 的劲儿。 现在院里老街坊偶尔还会聊起她,都说这老太太活得太通透了。 好多老人老了就怕给子女添麻烦,可又忍不住依赖,要么就是一门心思 “多活一天是一天”,哪怕在病床上遭罪也愿意。 可陈司寇不一样,她从年轻到年老,都把 “不麻烦人” 刻在了骨子里,连离开都选了最不拖累人的方式。 有时候街坊们会琢磨,到底是该求活得久,还是活得有尊严,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老太太这一辈子,确实让人佩服。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71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