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加沙政府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加沙地带政府媒体办公室发布消息,截至当日,加沙地带仍遗留2万个未爆炸装置,这些装置散布在被毁居民区,对当地民众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后,大量巴勒斯坦民众陆续返家,近期已多次发生民众误触炸弹受伤事件。联合国排雷行动处负责人卢克·欧文在2025年10月曾指出,若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两年,加沙将留下6000万吨废墟,救援人员与返家民众均面临“极高爆炸风险”。 说是返乡,更像踏入生死未卜的“雷区”。停火生效后,已有43.5万民众北返,他们太想回到熟悉的地方,可家园早已成了一片废墟。 英国医生哈丽雅特在接受联合国相关机构采访时表示,加沙城目前就是“死亡陷阱”。停火虽已实施,但潜在危险仍在威胁生命。这话并非夸张,废墟中藏着的每一个未爆装置,都可能成为致命隐患。 2025年10月24日,加沙城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一对6岁双胞胎兄妹在自家原住处附近的废墟中,捡到一个形似玩具的圆形物体,随后物体爆炸,兄妹俩均受重伤。据加沙当地医疗机构记录,其中一人失去手部且肠道穿孔,另一人需接受截肢手术,面部还留有多处弹片伤痕。 类似的悲剧还有不少。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2025年10月7日发布的数据,自2023年10月冲突升级以来,已有至少52人因误触未爆装置死亡,267人受伤,该机构同时说明,部分偏远地区数据可能未完全统计,实际伤亡数字或更高。 清理这些未爆装置的难度远超想象。国际爆炸物处理组织专家在2025年9月的评估报告中提到,仅清理加沙地表可见的未爆装置,就需要20至30年时间,埋于地下的装置更可能对多代人构成威胁,加沙目前相当于一片“无地图参考的雷区”。 可民众根本等不起清理完成。汗尤尼斯居民卡杜拉的家被炸出3米深的弹坑,后院还遗留两枚未爆炸导弹。他告诉当地媒体,南部难民营早已人满为患,自己只能在放置过排爆设备的区域搭帐篷暂住,每天还要用沙子覆盖设备残留部件,生怕发生意外。 这不是选择,而是无奈。据加沙地带住房部门统计,冲突已导致22.7万套住房损毁,南部难民营容纳人数远超承载上限。民众要么在危险的废墟区暂居,要么挤在条件简陋的难民营,没有更多选择。孩子们穿的衣服多是从废墟中整理出来的,部分孩子因卫生条件差,身上出现皮疹、脓肿等症状。 卢克·欧文此前曾表示,排雷工作会优先保障主干道等“生命线”畅通,可目前排雷设备和人员的进入仍面临阻碍。据联合国排雷行动处2025年11月1日的最新说明,因相关通行许可尚未完全落实,部分排雷设备暂未顺利进入加沙,6000万吨废墟的清理工作也难以全面推进。 停火本应带来希望,却让民众陷入了另一种煎熬。返家的路充满未知危险,家园重建据相关机构评估需21年,未爆装置清理更是要数十年。加沙民众渴望的安稳生活,还要等多久才能到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加沙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