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安世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   据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一份安世半导体致

青橘小罐 2025-11-01 10:54:31

传安世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   据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一份安世半导体致客户的信的内容显示,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其中国工厂供应晶圆,是因为中国公司没按时付款。   可稍微了解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就知道,“付款纠纷” 顶多是个由头,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半导体供应链被 “卡脖子” 的又一个大隐患,比单纯的技术差距更让人揪心。   先得说清楚安世半导体和中国的关系有多深,这可不是家普通的外国公司,2019 年闻泰科技花了 268 亿多买下它近 80% 的股份,后来干脆全资控股,等于成了咱们中国企业旗下的公司。   安世的强项是车规级功率芯片,全球市占率超过 30%,大众、宝马这些大牌车企都得靠它供货,而它在中国的东莞等工厂,负责的是芯片封装测试的关键环节。   简单说,欧洲造晶圆,运到中国加工,再卖到全球,这种 “欧洲产、中国造” 的模式,本来是全球化分工的典型,谁成想现在自己人给自家人断了粮。   再看这次如果断供了影响有多大,晶圆是芯片的 “原材料”,没有晶圆,中国工厂的生产线就得停摆。   安世东莞工厂一断供,首先受冲击的就是国内的汽车产业链,现在一辆新能源车得用几百颗功率芯片,安世一缺位,车企的芯片库存撑不了半个月。   更麻烦的是连锁反应,安世的晶圆主要来自德国汉堡工厂,这次断供名义上是付款问题,实际上跟之前荷兰政府的干预脱不了干系。   9 月底荷兰刚以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了安世全球 30 个主体的运营,还免了原 CEO 的职,强行派了外籍董事,等于变相剥夺了闻泰的控制权。   这么看,所谓的 “付款纠纷” 更像个借口,本质是想通过掐断晶圆供应,拿捏中国的芯片加工环节。   这些年咱们一直在推进供应链本土化,像意法半导体、恩智浦都搞了 “在中国为中国” 的战略,把部分生产环节搬到中国。   安世本来也在做本土化布局,都是为了离中国市场更近,降低成本,可荷兰政府一插手,就把商业问题政治化了,借着 “资产转移” 的由头干预企业经营。   实际上安世的核心晶圆制造一直在欧洲,中国工厂只是加工环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 “转移资产”。   这种把供应链当武器的操作,比单纯的技术封锁更阴,因为它直接打在了 “全球化分工” 的七寸上。   供应链安全不能光靠全球化分工,必须有自己的 “备份方案”,安世这事儿就是个警钟,提醒咱们不能只满足于 “加工环节在中国”,得把晶圆制造、材料等上游环节也做起来。   咱们现在要做的,不光是解决眼前的付款纠纷,更要加快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像华虹集团已经开始代工意法半导体的芯片,国内的晶圆制造技术也在突破,这些都是在给自己的供应链加 “保险”。   日本当年用 5 年实现半导体材料自主,咱们现在有更完整的工业体系,更庞大的市场,只要下决心搞自主研发,肯定能更快摆脱被动。   供应链的主动权从来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己造出来的,安世这事儿虽然闹心,但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把核心环节攥在自己手里,才是真的安全。   不然今天能以 “付款” 为由断供晶圆,明天就能用别的借口掐断别的环节,只有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才能在这场博弈里真正站稳脚跟。

0 阅读:603

评论列表

夕阳醉了丶

夕阳醉了丶

5
2025-11-01 16:51

这种车规及晶圆算中低端,国内可以替代,又不是高端货

w7408

w7408

2
2025-11-01 22:25

真以为中国造不出晶圆?

用户39xxx26

用户39xxx26

2
2025-11-01 21:24

这种晶圆又不是高端产品,国内大把的替代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