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美国为何赢不了中国,美学者说了实话,因为中国作对了
面对当下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欧美等国家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美国做错了什么,导致当下的中国如此强大。即使联合整个西方国家,都已经不是中国的对手了。更何况,西方国家论钱,要比中国多得多,而要论人才,那西方国家也比中国多。更何况,当初大量的中国人才都去了美国硅谷,为何就是没有遏制中国呢?美学者说了实话,那就是不是美国和西方做错了什么,而是中国作对的太多。
中国作对的太多?过去在 中国最流行的是什么,那就是反思,反思中国为何落后西方,为何赶不上西方。当下却轮到西方国家了,只能说回旋镖终于击中了西方。就在中美稀土博弈的当下,特朗普却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那就是美国将和澳大利亚签订一项协议,美国和澳大利亚将投资85亿美元,共同开发澳大利亚的稀土矿,从而解决美国的卡脖子问题。
起初大家都觉得这没问题,而等静下来澳大利亚专家一想,这不对啊。这个稀土协议最后不还得澳大利亚出钱么,更为关键的是,解决的是美国卡脖子的问题,更何况这还能不能成功呢,这不是浪费澳大利亚的钱么。其实这已经不是西方学者第一次反思,到底做的对不对了。因为在此之前,就有西方的一位学者提到一点,那就是,中美博弈,美国逐渐失败的和西方衰落的原因,不是美国做错了什么,而是中国作对了太多。这个观点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因为我们过去都在说,美国错过了最好遏制中国的时间和阶段,所以导致中国不断崛起,从而成长为当下的庞然大物。其实这句话对也不对,不对的点就是,美国把握住了点,就一定能够遏制中国吗?
其实我倒觉得,是中国做对了太多,这一个观点反而在理一点。因为当下我们刚发布了十五五规划相关内容,大家会发现,从一五规划到当下的十五五规划,我们的规划从来没有断过。而且在2015年左右的时候,我们提出了2025智能制造,而德国提出了工业4.0,欧美等其他国家则是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概念,但是结果我们看到了。德国的工业4.0变成了工业0.4,而美国还在实行再工业化,而只有中国可以宣布,智能制造2025完美收官。要知道,从我们宣布智能制造2025以来,西方可是从没有间断过对我们的遏制和打压。
要说,911危机美国错失了机会,那此次美国为何还没有成功呢?其实核心就是,欧美西方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毛病或者习惯,那就是,成功不成功,但是计划做一大堆,PPT做的很精美,但是到期限以后,基本都没有完成。而做的规划则成为了政党上台炫耀的资本,等上台后发现,计划太难了,投入太大了,与其选择走一条艰难的道路,那还不如选择走一条更加容易的道路。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在选择攻坚克难的时候,西方选择给全民发钱,只要大家满意,保证自己这一轮坐稳,那下一轮谁管那洪水滔天。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在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前进,而西方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大家都来上台演戏,最后的结果就是,共同树立的目标,中国都完成了。从十四五规划,到智能制造2025,接下来的十五五规划和2035愿景规划等,我们都将逐步实现。但是西方呢?
一切都还躺在PPY上,所以说,中美博弈,美国以及整个西方逐渐落得下风的原因,并不是欧美没看到遏制中国的机会,而是他们的部署总是大打折扣。而中国的部署则是一步一个脚印,最后的结果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一直以来,西方在该改革的时候不改革,为了选票选择最简单的,害怕得罪选民,自己要下台。而等需要发力的时候,却总是半途而废,最后的结果就是似是而非。
所以说,中美博弈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场各自与时间的赛跑,中国在不断地做对的事情,该改革的时候就改革,该发展的时候就发展,而西方这是来回地扯皮,最后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这些从巴黎气候协定等都能看出来,那就是西方看到了但是做不到,而中国却是知行合一,而这才是中国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赢得西方的关键。而西方想做到这一点,那西方或许真就得从制度以及文化等层面进行深刻地变革了,没有变革则不可能推陈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