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被“中断”访华之路后,德国国内各界“火力全开”!任何指责中国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做法!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于10月26日的访华行程在临行前突然宣告推迟,德国外交部给出的理由是“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 但这场外交风波的真实内核,远非日程冲突这么简单。 最先站出来开火的是执政联盟内部的伙伴 —— 社会民主党。该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毫不留情地指出,这种访前取消行程的做法发出了 “不良信号”,在全球局势紧张的当下,放着中国这个关键伙伴不对话,简直是自断后路。 他反复强调,德中必须在和平、安全、经济等领域加强沟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积极的战略性外交政策”,话里话外都是对这种短视行为的不满。要知道瓦德富尔来自总理默茨所在的基民盟,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这下算是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企业界的焦虑更是藏不住。原本计划随团访华的德国工业界代表团集体缺席,被外界视作对瓦德富尔路线的公开不信任投票。德国商品贸易公司董事总经理克罗尔 - 皮奇的表态很直接:“出于政治动机的贸易冲突破坏繁荣,得靠建设性对话解决”,一句话道尽了商界的无奈。 中国德国商会的白皮书早就给出过预警,超 60% 在华德企都在担心 “政治干预搅黄贸易”,有些车企甚至已经悄悄在华筹备稀土储备仓库,就怕供应链出问题。 毕竟 2025 年前 8 个月的数据就摆在那,中国重新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1634 亿欧元的进出口总额,比对美贸易额还多出 6 亿欧元,这么重要的市场没人敢赌。 德国政府内部也开始出现 “纠错” 的声音。副发言人迈耶特意出来强调 “中德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还赶紧澄清瓦德富尔的行程只是推迟不是取消,更明确表示 “这不影响默茨总理 11 月的访华计划”。 这番话像是在给外界吃定心丸,更像是在悄悄与外长的鲁莽行为划清界限。有专家点破了关键,瓦德富尔给出的 “未能安排足够会谈” 只是借口,真正的问题是默茨政府内部对华态度分裂,政治理念冲突撞上现实利益博弈,才闹出这么场外交乌龙。 最让默茨政府难堪的是经济大背景。德国经济已经停滞 3 年,原本寄望通过对华合作重振经济,结果外长这波操作直接把计划搅得更复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孙恪勤研究员看得很透彻,德国现在对美出口受阻,要是中德经贸再受冲击,制造业根本扛不住。 这种情况下,瓦德富尔之前还想着访华时就稀土、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向中方施压,难怪会引发国内反弹,毕竟没人愿意为了虚无的政治姿态,赔上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瓦德富尔才松口说会重新安排访华行程,但损伤已经造成。当中国外交部强调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是大国相处之道” 时,德国各界也渐渐看清,在复杂的全球格局里,与中国保持对话远比指责对抗明智得多,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外交风波,终究得靠务实合作来收场。 这种“看美国脸色行事”的外交,完全没考虑德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德国制造业对中国市场和稀土等资源的依赖度摆在那儿,真要是跟中国闹僵,受损的只会是德国自己。 信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