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边防战士:以血肉之躯,护山河无恙 不会有人看了会不心痛! 致敬边防情,敬边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31 09:57:38

致敬边防战士:以血肉之躯,护山河无恙 不会有人看了会不心痛! 致敬边防情,敬边防战士!看过的都会忍不住心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我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你们在前方守护边疆!从不退缩,华夏因你们而骄傲!因你们而自豪! 在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口,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40%,冬季气温常跌破零下40℃。边防战士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每走一步都要耗费比平时多三倍的力气,却日复一日地巡逻在边境线上。 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两团明显的“高原红”,那是强烈紫外线和凛冽寒风留下的印记。手上的冻疮反复发作,开裂的伤口结了又破,他们却笑着说“这是边防战士的勋章”,眼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去年冬天,一段边防战士在雪地中执勤的视频刷屏网络。战士们站在没过膝盖的积雪里,身姿挺拔如松,睫毛上结满了白霜,呼出的热气瞬间变成白雾,却没有一个人挪动脚步,只为守住脚下的每一寸国土。 有位战士在日记里写道:“我想家,想妈妈做的红烧肉,但我更知道,我多站一分钟,家里的灯火就多亮一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无数边防军人的心声,也让无数网友湿了眼眶。 每年春节,当我们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时,边防哨所里的战士们只能通过视频和家人短暂相聚。信号时断时续,画面里的笑容带着思念,挂掉电话后,他们转身又投入到边境巡逻中。 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甫边防连,被称为“生命禁区”,这里全年有200多天刮着八级以上大风。战士们巡逻时要穿越冰川、翻过达坂,随身携带的压缩饼干常常冻得咬不动,只能就着雪水咽下去。 去年夏天,某边防部队在应对突发情况时,战士小李为了保护战友,手臂被石块划伤,缝了12针。伤还没好利索,他就申请归队,说“少一个人,战友们的担子就重一分,我不能掉队”。 据统计,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有数千个边防哨所分布在高原、沙漠、海岛等艰苦地区。每年有无数年轻战士告别家乡,来到这些地方,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一位退伍的边防老兵说,他在哨所待了8年,错过的孩子出生、父母生病,成了一辈子的遗憾。但他从不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团圆,这份责任值得用一生去坚守。 去年秋天,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组织巡逻,途中遇到突发暴风雪,能见度不足5米。带队的连长带领战士们手拉手前进,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风雪中摸索,最终按时抵达指定点位,完成了巡逻任务。 边防战士们不仅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他们用敏锐的双眼观察着边境线上的每一个变化,用坚定的意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有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我去边境旅游时,遇到巡逻的边防战士,他们笑着和我们打招呼,阳光洒在他们的肩章上,特别耀眼。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边防战士,有人给哨所寄去保暖衣物,有人写下感谢信,还有的大学生主动报名参军,想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这份双向的奔赴,让守护与被守护的故事更加温暖。致敬边防军人 祖国的边防兵 致敬边防人 致敬功勋边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