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价13.99-16.19w,借着深蓝L06发布会,写一篇磁流变的小作文。 之

啊朦朦评汽车 2025-10-30 20:58:51

预售价13.99-16.19w,借着深蓝L06发布会,写一篇磁流变的小作文。 之前搞过一个磁流变液的小项目,钱没赚到,但学到了一些知识;恰好深蓝L06用到了京西重工的这套磁流变减震器,所以就走得近了。 上次在张家口飞坡以后,又在重庆垫江试验场围观了一场他们的飞坡极限对比测试,发布会上视频大家都看过了,一些现场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质上来说,减震器这东西就负责一件事:衰减能量冲击。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弹簧把冲击切成了一块一块,再由减震器一口接一口把它吃掉,所以遇到这种很大冲击的时候,减震器如果能快速吸收掉能量,底盘就可以稳如老狗地去面对马路上各种大坡小坑,否则,就失控撞墙。 飞坡的时候,随着速度不断拉高,三台车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姿态,L06真的好稳,磁流变的好处在这里就很显著地体现出来了: 磁流变的上限值很高,比CDC要强(1.5m/s下,CDC在轿车里做出2000算是还不错的),但磁流变的特点是“调液不调阀”,根本上解决大阻尼的问题,可以干到5000N。 所以那一下来得蛮狠的,基本上第一下就衰减完了,留给第二下的能量已经控制得很少了。 我在现场围观的感受是: ①、特斯拉非常希望用更少的循环来吸收振动,似乎很强调收敛,肉眼看它也希望一次性收敛完,只是它搞不定。 很多人说特斯拉的底盘操控好,我个人一直是反对这个观点的,它只是弹簧硬、减震器阻尼高点和低点都偏大,它希望自己能一把收住,但它确实是收不住;而且在后段需要减震器阻尼低下去的时候,它也低不下去,所以,车体在小能量的时候会感觉“硬邦邦、很运动”,舒适性二阶指标可以说是很差了,而真到了长波路面的时候,其实特斯拉的“硬”并不能解决车身控制的问题,这在之前几次试车的时候都遇到过——之前开Model Y遇到一个桥头跳它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后来我开保时捷Macan、极氪7X、蔚来ES6都走过,应该说,Y就是这几辆车里最差的,大能量的长波路,它控不住车; 特斯拉我不敢说太多,怕被冲,你懂的,现在做汽车媒体太难了,各种站队党恨不得生吞活剥…… ②、宝马的做法完全不同,3系的弹簧把震动多切了几段,然后让减震器一次一小口吃掉它,车身基本可控,当然,余波袅袅。 这段视频好像没放出来。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宝马在明知道自己没有黑科技的情况下,用弹簧和阀系来解决问题,一次搞不定的我分两三次来搞定,尽管车子会多经历几次收敛的过程,但车身姿态是非常稳的。 宝马确实有点东西; ③、深蓝L06就是靠MRD磁流变了:一口闷。 但前提是减震器真的能衰减掉这么多能量,它能够对车体的控制能力更强,一般轿车上的CDC干到2000N+是一个不错的数值了,但是磁流变可以干到5000N(1.5m/s)。 后来移步去正弦波路,一个个波峰波谷交错,车子在上抛(升张)和下坠(压缩)之间快速切换,车身的姿态是非常稳的,三辆车的速度应该是宝马

0 阅读:0
啊朦朦评汽车

啊朦朦评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