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70艘核潜艇,依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3到5天拿下台湾没有什么悬念,炸毁中国周边的美军主要基地也不在话下,中国拦截B2、B21、F22这些空中目标也不是大问题,但让中国真正头疼的,其实是美国那支庞大的核潜艇部队,对中国构成了最直接的威胁。 中国周边的美军基地确实咱们不用怕。因为那些基地比如冲绳的嘉手纳、日本的横须贺,还有关岛的军事群,全都是固定在地上的,位置早就被卫星摸得清清楚楚,跟明摆着的靶子没两样。咱们的东风系列导弹精度高得很,射程也够得着,真有情况,几十分钟就能把跑道炸出大坑,燃料库、指挥中心也能精准打中。 这些基地一旦瘫痪,飞机没法起飞,军舰没法补给维修,短期内根本恢复不了战斗力。美军自己都算过,要是遭了导弹饱和攻击,亚太的基地至少得瘫好几天,所以这些“固定据点”看着吓人,其实是能提前拿捏住的。 而美军那些隐形飞机,B2、B21飞得再隐蔽,F22再灵活,现在也有办法治。咱们早就建了“空天地海”一套反隐身的法子,地面上有米波雷达,能穿过隐形涂层抓信号;天上有空警-500A预警机,360度转圈探测,连飞机的飞行轨迹都能盯紧;还有歼-20、歼-16这些战机带着实弹巡逻,而且咱们战机的雷达厉害得很,一百多公里外就能锁定隐形目标。这些飞机就算能偷偷摸过来,也躲不过层层监控,真要开打,发现了就能锁定,锁定了就能拦截,算不上多大的麻烦。 可核潜艇不一样,它藏在水里,简直是个看不见的“水下幽灵”,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海水这东西能挡住雷达和卫星,核潜艇往几百米深的海底一钻,卫星再厉害也拍不着。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核潜艇还特别安静,外壳贴了消声瓦,推进系统也改了样式,跑起来的噪音跟海洋里的背景声音差不多,就像把一根针丢进了大水库,想找出来太难了。 咱们虽然有反潜机、驱逐舰和水下声呐阵,但面对这么安静的目标,也常常是“听得到动静,找不着位置”,有时候明明感觉附近有潜艇,等派船过去搜,早就没影了。 而且核潜艇的续航能力强得离谱,不用像常规潜艇那样老浮出水面换气,能在水下待好几个月,太平洋、印度洋随便跑。 美国那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每艘都能装二十多枚“三叉戟”导弹,一枚导弹就能带好几个核弹头,射程上万公里,从太平洋深处就能打过来,根本没法提前预判它的位置。 还有“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能偷偷靠近咱们的海上航线,要么布设水雷切断航运,要么伏击军舰,等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反观基地和飞机,都有明显的“软肋”。基地跑不了,挨了打就没法用;飞机得加油、得返航,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就算隐形也有迹可循。 可核潜艇是“打不着、抓不住、防不住”,你不知道它在哪,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动手,这种不确定性才最让人揪心。咱们的商船队、渔船,还有沿海的港口城市,都可能成为它的目标,一旦被偷袭,不光损失大,还会打乱整个防御节奏。 更关键的是,反潜比防空、打固定目标难得多。防空有雷达、战机形成的“天网”,打基地有精准导弹,可反潜得靠声呐、反潜机、潜艇互相配合,还得跟复杂的海洋环境较劲——海水的温度、盐度不一样,声呐的探测效果就差很多,海底的山脉、洋流还能帮核潜艇藏起来。 美国核潜艇都攒了几十年的经验,知道怎么利用这些地形躲着搜捕,咱们的反潜技术虽然在进步,但比起这种“水下老油条”,还有不少要追赶的地方。 所以不是说基地和隐形飞机不危险,而是它们的威胁能找到办法应对,可核潜艇就像藏在暗处的对手,你看不见它,却知道它握着厉害的家伙。 这种“看得见的风险不可怕,看不见的威胁才头疼”的道理,放到军事上也一样。美国正是靠着这70艘核潜艇,在水下握着一张“王牌”,让咱们不得不时刻提防着这片深不见底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