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巴西突然宣布了 10月28日,巴西宣布对中国、埃及和以色列生产的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无纺布主要用于口罩、纸尿裤、汽车内饰、防潮布等,克重范围广泛,从7克到150克。调查涉及的时间段为2024年1月到2024年12月(倾销调查期)、2020年1月到2024年12月(损害调查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去年出口量达到142.8万吨,占比超过50%。巴西是中国无纺布的第三大买家,每年采购额超过10亿美元。如果巴西方面最终认定存在倾销行为,那么将对中国企业征收0.69到4.81美元/公斤不等的税。此次调查中,中国企业需在收到问卷后30天内提交答复,材料要求严格,超时未提交将大概率失去应诉资格,这对企业应对效率提出极高要求。更麻烦的是,这些企业必须先交保证金,这笔钱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可能会导致很多公司面临现金流压力。 “一边调查无纺布,一边大量进口中国的大豆、玉米和牛肉”,巴西农产品出口占比超过50%,去年出口额超过12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国内无纺布的产量不足三成,全靠进口,却以倾销为借口对无纺布发起调查,实属荒唐。 技术层面,无纺布的质量难以测定,巴西曾以倾销为由对中国的二氧化钛产品进行调查。如今,调查结果显示,巴西已作出肯定性终裁,对中国相关产品征收5年反倾销税。此时,巴西又以同样的方式对无纺布发起调查,并非巧合。 为了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很多中国的无纺布企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搬厂。这些企业虽在海外设厂,但仍属中国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布局,并非“无法被中国企业替代”,此次调查很可能是巴西向美国示好的举动,也可能是希望带动其他拉美国家跟进。如果没有新的变化,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国家效仿。 巴西这波对中国无纺布的反倾销调查,看着实在有点“双标”。自己本土产量不足三成全靠进口,一边还大量买中国农产品,一边却拿倾销当借口下手。 对中国企业来说,30天应诉期、预缴保证金都是实打实的压力,小企业尤其难熬。但这也提醒企业,不能光盯着单一市场,提前布局海外设厂、拓展多元渠道很有必要。 更要警惕的是,巴西这举动可能是在向美国示好,万一其他国家跟着效仿,贸易环境只会更复杂。企业得练好看家本领,应对调查的同时,也得备好应对贸易壁垒的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