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安局”出手,扬言保护被大陆精准打击的58名“台独”分子的人生安全,其中就包括入列“台独”顽固分子清单、被大陆立案侦查的“台独”分子。他们还恐吓将“法办”台湾岛内协助大陆惩治“台独”分子的“在地协力团体与个人”。 这些年大陆对“台独”势力越来越不手软,出手精准,直接点名一批人,搞得岛内风声鹤唳。 简单点讲,大陆那边觉得某些台湾政客和媒体人天天鼓吹分裂国家,就列出名单,宣布惩戒措施,比如禁止入境、冻结资产,甚至立案侦查。 这不是空谈,行动一步步升级,从2021年开始就陆续公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第一批就有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这些大人物,后面又加了萧美琴、顾立雄等人,总共12个核心顽固分子。 他们的罪名主要是推动“台独”政策、勾结外部势力,搞得两岸剑拔弩张,事情没停在那,大陆的打击越来越细化。 今年上半年,广州警方直接悬赏通缉20名台湾资通电军成员,带头的是宁恩纬,这些人涉嫌网络攻击和散布谣言,奖金高达10万人民币一个,够狠的。 紧接着,10月初,国家安全部曝光了3名“台独水军”,林子育、王苡儒、陈凯杰,他们被指是台湾“军情局”的棋子,专门在网上制造分裂言论。 没过几天,厦门警方又通缉了18名台军“心战大队”的骨干,这些家伙负责心理战,散播假消息扰乱人心。 还有5月那会儿,国台办点名惩戒黄世聪、李正皓、王义川、于北辰、刘宝杰这五个绿营名嘴,说他们天天在节目里胡说八道,误导民众。 加起来正好58人,大陆这波操作像手术刀一样,切得准,避开无辜老百姓,直奔这些“带头大哥”。 岛内一看不对劲,民进党当局坐不住了,赖清德上台后,本来就强调“抗中保台”,现在大陆的压力山大,他们得护着自家阵营。 结果台湾“国安局”局长蔡明彦站出来了,在“立法院”做报告,说要整合情报团队,帮这些被大陆盯上的人和企业加强安保。 啥意思?就是派警察多巡逻,防跟踪、防滋扰,确保这些人身安全。重点是,他们还放话要对付岛内那些“协助大陆”的团体和个人,抓到证据就法办。 啥叫“协助”?他们说包括举报“台独”、跟踪滋扰之类的,定义模糊得很,这不就是给当局留后门,随时可以打压异见吗? 比如沈伯洋这个人,大陆早把他列入清单,蔡明彦特意提了,说岛内会注意他有没有被跟踪,海外行程还得防“亲中”国家引渡。 听起来他们慌了神,表面硬气,实际心虚,回想前因,这事儿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两岸本来一家亲,但从李登辉时代开始,岛内有些势力就推“去中国化”,陈水扁时期更嚣张,搞“一边一国”。 马英九时候缓和点,可蔡英文上台后,又大搞“新南向政策”,拉美日壮胆。 赖清德更极端,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结果大陆忍无可忍,从2018年就启动反“台独”机制,2022年还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实施细则,明确惩戒标准。 国际上,美国表面撑台湾,卖武器、派议员访台,但私下也劝别太激进,生怕擦枪走火。 欧洲国家多保持中立,日本有点暧昧,但整体没人想卷入冲突。 岛内经济依赖大陆,贸易顺差巨大,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四成多,要是真闹僵,企业先遭殃。 那些被点名的企业,像曹兴诚的联电,本来在大陆有投资,现在资产冻结,股价波动大,员工人心惶惶。 后果呢?短期看,岛内“绿色恐怖”升级了,民进党借机扩大监控,过去几年已修“国安五法”,抓了不少所谓“亲中”人士,现在又添把火,搞得大家噤若寒蝉。 支持统一的团体,像新党、统促党,本来就边缘化,现在更难发声,成员出门都得小心。 经济上,大陆禁了台湾不少农产品进口,凤梨、莲雾、石斑鱼卖不出去,农民叫苦。 长远说,这加剧两岸对立,年轻人被洗脑,以为“台独”有出路,其实风险巨大,万一冲突升级,台湾首当其冲,美军会不会真帮忙? 历史教训多,越南、阿富汗,美军说走就走,国际舆论也变了,联合国1971年决议确认一个中国原则,多数国家不支持“台独”。大陆军演常态化,绕台巡航,震慑力十足。 大陆的惩戒不光名单,还包括司法程序,比如那些通缉令,不是吓唬人,公安部有专案组,跨境追逃经验丰富,从缅甸到东南亚,抓了不少嫌犯。 岛内反应两极,有人嘲笑“国安局”多此一举,有人担心引渡风险,尤其是泰国、菲律宾这些地方,有引渡条约。 曹兴诚这个人有趣,早年反共,现在捐钱给台湾防务,还说要训练黑熊部队,结果大陆直接制裁他公司。 吴钊燮外事负责人,四处求援,却被大陆点名,外交空间越来越小,萧美琴在美国活动多,但大陆冻结她资产,影响家族生意。 这些细节原文没提,但从新闻看,打击精准到个人财产,家族都受牵连。 这事件像一面放大镜,放大了两岸僵局,但也提醒大家,和平发展才是王道,咱们老百姓盼的,是两岸多交流,少对抗,早日一家亲。

用户10xxx87
加快对岛内所谓国安局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