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银行呼和浩特新城支行员工高伟,统计出一组最新的捡垃圾数据“饮料瓶103982个、烧烤签116100根、其他垃圾3894.94斤……”。[听歌] 在呼和浩特大青山深处,银行职员高伟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特殊的"记账",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却串联起一个人与一座山的三百七十一次相遇。 2015年秋日的一次登山改变了高伟的生活轨迹,从那天起他的登山包里永远备着特制蛇皮袋用来装捡拾的废瓶子、废竹签和其他垃圾。 十年间每周一次的进山频率让环保变成了肌肉记忆,最令人动容的是他把可回收物品变卖所得八千余元全部通过正规渠道捐赠,保留的捐赠凭证让善意有迹可循。 他的妻子对他的举动起初颇有微词,但见证丈夫十年坚守后,退休的她也选择与丈夫并肩同行。 如今在大青山经常能看见这对夫妇共同弯腰的身影,他们的行动还感染了上千名志愿者,最多时百余人同时在山间劳作。 在当地居民口中那个"大青山清道夫"的称呼渐渐传开,成为比任何奖章都珍贵的认可,也有网友曾在山西长城遗址偶遇夫妇二人,赞扬他们连休假旅行都延续着这个特别的习惯。 高伟的职业习惯会让他按银行工作的标准记录每次清理的品类和数量,这独特的"环保账本"让坚持变得可触摸,也让环保行动有了数据支撑。 看似很小的义举在数十年的坚持下便显得不再平凡,网友们的正能量发言正是对高伟的最好回响。 “破防了!我上周还在大青山扔过矿泉水瓶,现在脸发烫。老高师傅,下次进山请叫我一起!” “十年371次,这数据太震撼了。我们银行人连坚持每天走路一万步都难,他是怎么把业余时间全都献给青山的?” “把卖废品的8000多块全捐了,还留着捐赠凭证,这个细节让我相信他是真君子。” “平均每次捡600多个瓶子,这得弯多少次腰?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最近真的大不一样了!跟着老高捡过两次,现在看到垃圾不捡浑身难受,这习惯会传染。” “明天就带着孩子去家旁边的小山包捡垃圾,教育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 “高伟的蛇皮袋里装的不只是垃圾,更是一个普通人对抗浮躁时代的安静力量。” “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弯腰、拾起、前行,为我们捡回了被遗忘的生活哲学。” “他的每一次弯腰,都在为这个世界种下一片森林。” 如果你在山上遇到正在捡垃圾的老高,你最想对他说什么?或者,你已经有过哪些随手环保的小行动?在评论区晒出你的环保瞬间,让善意互相照亮吧! 信息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