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男子遇耗材价差十倍:1800元网价 vs 1.8万医院价引质疑 江苏盐城外卖员黄先生的一次意外,揭开了医用耗材价格的巨大鸿沟。2024年7月,他因交通事故腿部骨折,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仅外固定支架相关耗材就花费18590元,总治疗费近8万元 。 出院后,黄先生偶然查询发现,苏州某厂家生产的同款耗材,与医院使用的厂家、型号、订货编码完全一致,网上报价却相差近十倍:42元的骨牵引针医院卖483元,168元的针杆夹医院收2200元,整套耗材网购仅需1800元,医院价格却达1.8万余元 。 更令他费解的是,向有关部门反映后,医院小程序上的耗材价格悄然下调,2200元的器件降至895元,另有耗材供应商上门道歉并欲送红包息事宁人。 对此,医院回应称“渠道不对导致价差”,强调医疗器械不允许网售,且价格由医保局统一定价,医院无定价权 。但这未能平息质疑:若定价合规,为何投诉后突然调价? 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合着医保报销后,自己花的钱还是那么多?”的疑问戳中公众痛点。当前,盐城市卫健委已介入处理。值得关注的是,江苏推行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政策,旨在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虚高价格 ,而此次事件是否暴露政策落地“温差”,仍待调查结果给出答案。药价差距 外购药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