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南海坠机真相曝光:航母老化、飞行员过劳,霸权自食其果

迎丝的趣事 2025-10-29 17:07:02

美国这两架飞机掉在南海,自己清楚是什么原因。美国不好意思说,日本知道也不敢说,大国十分明白。该动手了,各项工作准备的天衣无缝。几次掉机美国一直怀疑大国的军事实力 咱先把这事儿的神秘面纱撕下来,所谓的“两架飞机掉南海”根本不是什么藏着掖着的机密,就是2025年10月26号下午,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上的两架飞机连着出了岔子。 先是14点45分,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刚起飞就扎进海里,半小时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跟着掉了下去,好在机组人员都被救上来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美国海军自己都发了声明,说事故原因在查,哪儿来的“不好意思说”,分明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儿。 先说最直接的人祸因素,飞行员早就被折腾得没了精气神。这两架飞机的“东家”“尼米兹”号不是什么新锐航母,这艘已经扛了50年的老航母早到了设计退役的年纪,身上的装备早跟不上高强度任务了。 就说那架“超级大黄蜂”,压根儿就是个过渡机型,本来是F-35没按时上舰才临时顶上来的“临时工”,却要干着全能的活儿——对空、对海、对地攻击样样都得扛,更憋屈的是,因为舰上没有无人加油机,40多架战机的飞行联队里,每次出动得有三分之一的飞机放下本职工作当“空中加油机”。 飞行员不光要飞够时长拿合格证,还得带着新人练手,从去年9月部署到现在,一会儿去中东打胡塞武装,一会儿来南海搞演练,就没歇过几天,长期连轴转下来,人早就熬得只剩半条命。 军事专家都点透了,这种状态下搞起飞降落,漏个程序、错个操作太正常了,之前“杜鲁门”号航母的两架战机在红海坠海,就是因为飞行员既要躲导弹又要高强度作战,精神绷太紧才出的错,这次南海的事儿不过是故技重施。 更糟的是,美军这会儿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政府停摆闹得人心惶惶。公开报道里说,不少士兵和家属得去银行贷款,甚至去救济站领吃的,号称“全球最强”的军队连饭都快管不起了,士兵哪还有心思好好搞战备。 你想啊,要是自己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上了飞机能百分百集中注意力吗?这种心气儿低落的状态,不出事故才怪。 再说说装备本身的问题,这俩掉下去的飞机压根儿就是“带病上岗”。“尼米兹”号本身就等着退役,美军也没打算花钱给它升级改造,船上的保障系统早就漏洞百出。 就像之前美军另一艘军舰“新奥尔良”号,因为电路老化短路着火,消防泵还坏了灭不了火,暴露的就是保养缺位的大问题。 美国政府的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32艘大型两栖舰船里有一半都处在“不良战备状态”,要么零件断供,要么维护滞后,“尼米兹”号作为即将退休的老船,状况只会更差。 那架“超级大黄蜂”更别提了,8天前刚摔过一架单座型,这次又摔了双座型,显然不是偶然,过渡机型硬扛高强度任务,本身就是在透支寿命。连特朗普都松了口,说初步调查指向燃油质量问题,排除了人为破坏,这说明问题就出在自己的后勤保障上,跟别人没半毛钱关系。 南海这地方的环境也得算上一笔账,这儿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对飞机来说就是天然的“腐蚀剂”。舰载机虽然有防腐蚀的设计,但架不住天天泡在盐雾里,再加上维护跟不上,零件老化速度只会翻倍。 就像家里的铁器泡在海水里,天天不擦肯定生锈,飞机的精密电子设备和发动机零件比铁器娇贵多了,长期在南海折腾,出故障的概率自然比别的地方高。 之前有专家分析过,就算是专门设计的舰载机,在南海这种环境里也得频繁维护,可美军现在连基本的军费都保障不了,哪有精力搞细致的保养,这不就等于让生病的人硬扛高强度劳动吗? 看看美军今年的事故数据就更清楚了,2025财年到9月底,海军已经报了12起A级事故,这可是最严重的等级,要么死人要么损失超250万美元,比2024年多3起,2023年多5起。 这数据明摆着事故率在往上走,跟所谓的“大国军事实力”没关系,纯粹是自己管理混乱、装备老化、人员疲劳堆出来的结果。 之前“杜鲁门”号在红海坠机,这次“尼米兹”号在南海出事,都是同样的配方——高强度部署、装备不给力、人员没状态,说白了就是美军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所以真没必要瞎猜那些“不敢说”“不好意思说”的内幕,美军自己的声明、专家的分析、摆出来的数据,早就把原因说得清清楚楚。 无非就是想维持霸权,到处炫耀武力,结果把人熬垮了、把装备用坏了,最后自食其果。这种情况下还怀疑别人,不如先看看自己的航母和飞机,到底还有多少能扛事儿的家底。

0 阅读:115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