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成功提炼高纯度稀土,在打破中国垄断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中方看完后久久无语

非常盘点中 2025-10-29 15:46:39

美企成功提炼高纯度稀土,在打破中国垄断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中方看完后久久无语:这思路实在太奇葩! 美洲稀土公司刚宣布从 840 公斤矿石里提炼出稀土精矿,就被美媒吹成 “反超中国的希望”,先说说被捧上天的豪莱克溪项目,号称探明 14.8 亿吨矿石、净现值 5.58 亿美元,听着挺唬人,但懂行的都知道,稀土矿和能用上的稀土产品差着十万八千里。中国稀土行业早有定论,稀土产业链里最核心的不是挖矿石,而是后续的冶炼分离和深加工,这两步才是真正的技术壁垒。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摆在那儿,中国掌控着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连美国自己 2020 到 2023 年的稀土进口,70% 都得从中国买成品。美洲稀土公司这会儿拿出点稀土精矿就喊 “破垄断”,好比刚磨了点面粉就宣称能造出满汉全席,实在有点本末倒置。 更尴尬的是美国稀土产业的致命短板 —— 重稀土。豪莱克溪项目提炼的大概率是轻稀土,可真正卡脖子的是镝、铽这类重稀土,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磁铁都离不开它们。 现在全球只有中国能规模化分离重稀土,美国自己的龙头企业 MP Materials 折腾了好几年,至今都没拿出重稀土分离的时间表。 没有重稀土加工能力,就算豪莱克溪挖再多矿石,也造不出高端制造业急需的核心部件。美军 153 种主战装备里 87% 要靠中国稀土加工品,这可不是靠一堆初级精矿就能解决的问题。 再看看美国所谓的 “本土产业链” 有多虚,美洲稀土公司说要建完整供应链,可美国另一家稀土巨头 MP Materials 的遭遇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家公司去年 80% 的收入都靠卖精矿给中国,关税一涨到 125%,业务直接停摆,股价暴跌不说,还背着 9 亿多美元债务,全年净亏损 6500 万。 就算豪莱克溪能量产精矿,要么得花大价钱在美国本土建精炼厂。成本比中国高 30% 以上,要么还得找中国加工,可现在关税堵死了这条路。 更讽刺的是,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的重稀土分离厂号称要投产,结果还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连专家都承认 2026 年前离不开中国。 美国内部的政策矛盾更显荒诞,众议院刚通过法案,说要简化稀土开采审批、放宽环评标准,号称要 “摆脱进口依赖”,可民主党直接反对,说这是 “牺牲环境换矿产”,参议院根本不会通过。 一边喊着要建自主产业链,一边连开采的国内共识都没有;一边对中国加征关税,一边又依赖中国的加工能力。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难怪中方会觉得 “思路奇葩”。连基本的产业逻辑都没理顺,谈何打破垄断? 更关键的是深加工环节的差距,中国不仅能炼稀土,还能造出占全球绝对份额的稀土功能材料,2023 年全球 93% 的稀土深加工产品都出自中国。美国就算能炼出高纯度稀土,没有下游的永磁体、催化剂制造能力,最终还得买成品。 就像有人拿着上好的布料,却不会裁剪缝纫,最后还得求裁缝做衣服。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都看得明白,美国稀土企业光有地缘政治价值,实际财务状况一塌糊涂,根本撑不起完整产业链。 说到底,稀土垄断从来不是靠挖矿石就能打破的,而是靠从开采到深加工的全链条掌控力。中国花了几十年建立起的技术、产能和成本优势,美国想靠一个刚出精矿的项目就翻盘,未免太不切实际。 豪莱克溪项目的 5.58 亿美元净现值,要是算上建精炼厂的投入、环保成本和关税损失,恐怕早就成了负数。中方的 “久久无语”,大概是没想到美国对稀土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 “挖出来就算成功” 的初级阶段。 稀土这东西从来都是照妖镜,既照得出产业实力的虚实,也照得出战略思路的高下。美国要是真想来掰手腕,得先搞明白:光有矿石堆不出产业链,没有核心技术和完整布局,再响亮的 “历史性一步” 也只是自说自话。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