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一开始就对在马来西亚的中美谈判信心十足,事实也证明了我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美

阿宝观全球 2025-10-28 18:29:57

我从一开始就对在马来西亚的中美谈判信心十足,事实也证明了我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美国代表没有什么可以打的牌! 首先美国愿意来到马来西亚谈,说明谈判主动权已掌握在中方手中。这次美方代表团宁可飞行十多个小时到距中国边境仅133公里的吉隆坡,却不愿踏入中国境内,这种选择本身就透露出耐人寻味的信号。从之前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和马德里举行的四轮谈判,到这次转战东南亚,地点的变化反映了中美力量平衡的微妙转变。 马来西亚不仅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更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占据全球芯片封测市场13%的份额。美国原本想通过扶植东南亚生产线来对冲对华依赖,但马来西亚与中国的紧密关系使得这个算盘难以打响。民意调查显示九成马来西亚民众支持中马合作,这让美方代表处于“客随主便”的劣势地位。 美方在谈判桌上摆出了四张牌:大豆、稀土、芬太尼甚至俄乌冲突议题,但这些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筹码游戏。大豆是特朗普的软肋,中国在9月份对美国大豆进口量归零,同时从巴西进口量飙升至1096万吨,这一转变让美国豆农压力倍增。稀土更是美国的“命门”,中国掌控着全球70%的稀土产量和90%的精炼产能,是唯一能分离重稀土的国家。 我们这边的代表李成刚先生,一直都是谈判的高手,他的出现就让美方财长贝森特心存顾虑。此前在马德里和斯德哥尔摩的谈判中,李成刚强硬立场曾让贝森特当众失态。这次李成刚用“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一句话总结了谈判实质,暗示双方经历了激烈交锋却仍保持对话姿态。 特朗普政府的矛盾态度暴露了其战略困境。一方面威胁加征155%关税,另一方面又被迫寻找出路。谈判结束后,美方宣布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贝森特也承认“中美经贸关系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日益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战略定力,中方不仅守住了稀土管制、科技自主等战略底线,还让美方意识到“边威胁边谈”的策略行不通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美国还不能彻底放弃“吃饭砸锅”的心态,任何谈判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中美双方或许能在关税调整等边缘议题上找到共识,但在技术管制、资源出口等核心领域,美方的霸权思维依然明显。 吉隆坡谈判并非终点,而是下一轮博弈的开始。但中国已经用实力证明:平等,不是施舍而来的,是斗争出来的,并且中国不惧任何压力,面对施压,我们只会更加坚定沉稳。中美新一轮谈判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和谈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阿宝观全球

阿宝观全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