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

文山史纪 2025-10-28 17:54:55

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暗中铺设好了前进的道路。 要知道,全球高端封装设备市场里,荷兰企业占了七成份额,咱们国内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这些大厂,以前生产线里的核心设备基本都是荷兰产的,当时好多人都担心,这一下先进封装的生产线是不是就得停摆,下半年手机、汽车用的芯片可能要断供,到时候说不定会影响好多行业。 但大家其实都没想到,中国厂商早就没把所有希望放在进口设备上了。国家早就开始布局,大基金三期在2024年就投了1200亿到先进封装领域,还拉着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这些龙头企业搞了产学研联盟,就是要一起突破设备依赖的问题。 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从三年前开始,国产封装设备的市场渗透率就慢慢往上走,从原来的12%一点点爬到了现在的35%,好多设备早就悄悄在产线上试好了、用熟了。 就说华海清科吧,他们研发的新型封装检测设备,精度能达到20nm,比之前的设备提升了一大截,而且成本还降了40%,连辐射风险都通过优化设计解决了。 通富微电在南通的工厂里,这种国产晶圆减薄机已经占了六成以上,平时生产全靠它运转。还有长川科技的测试机,早就成了长电科技宿迁基地的标配,车间里天天用,技术工人都摸得门清。 所以荷兰禁运令下来的时候,这些国产设备直接就能顶上去,备用生产线当天就完成了切换,运转效率能达到95%,跟之前用进口设备的时候没差多少,产能一点没受影响。现在国内封装企业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一季度了,长电科技的先进封装订单比去年多了75%,华海清科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还赶不上需求,最近还紧急招了200个技术工人。 尤其是现在热门的HBM芯片,咱们用国产设备把3D堆叠封装的良率从72%提到了85%,跟荷兰设备做出来的水平一样,连三星电子都派团队来南京谈合作,想把这技术用到他们越南工厂的生产线里。 反倒是荷兰的设备企业有点坐不住了,就说Besi公司,他们之前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能到42%,禁运之后直接跌到了18%,单季度就亏了8700万欧元,股价三天跌了22%,最后没办法只能裁员15%来节省成本。 其实这几年中国一直在补产业链的短板,从晶圆减薄机到键合机,13个核心环节都有突破,连导轨、真空传感器这些关键零部件,科德数控、汉钟精机这些国内企业也能做了,不用再靠进口。 现在咱们不仅能自己满足需求,还开始往外出口设备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就有187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57%。 东南亚、中东的客户都来批量采购,华海清科的封装设备在越南市场已经占了15%的份额。而且咱们现在从28nm的成熟封装到3nm的先进封装,技术体系都建全了,2025年先进封装的产能预计能占到全球的30%,这都是提前布局的结果。 说到底,荷兰这次禁运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国产设备更快地成熟起来。 这几年国内半导体设备的研发投入每年都在涨,去年增长了41%,专利申请量占了全球的42%。 中国本来就是全球最大的封装市场,占了全世界45%的份额,以前不少用进口设备,现在国产设备顶上来了,反而把市场机会留给了自己。 其实行业里的人都清楚,现在半导体产业拼的就是供应链的韧性,提前做好准备,把核心设备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才能不管外面怎么变,生产都不受影响。

0 阅读:82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