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每天认识一件兵器烽火问鼎计划 根据最新公开信息,俄罗斯“海燕”(9M730 Burevestnik)核动力巡航导弹日前完成关键技术测试,即将投入实战部署。
一、基本参数(截至2025年10月):
弹体长度:约9米(不含助推器),含助推器约10–12米;
弹体直径:约1米;
发射重量:超过3吨;
动力系统:核动力喷气发动机,采用闭式循环核反应堆;
理论航程:“无限航程”,即理论上可飞行数天,绕地球多圈;
实际测试航程:2025年10月试射中飞行约1.4万公里,持续飞行15小时,尚未达极限;
飞行方式:低空亚音速巡航,具备规避反导系统能力;
弹头类型: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最大载弹量约205公斤;
发射平台:地面发射装置,可能未来集成至图-160等战略平台。
二、关于“无限航程”是否成立:
“海燕”导弹之所以被称为“无限航程”,是因为其采用了核动力推进系统,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核燃料,就能持续飞行,不受传统燃料限制。这使得它可以在空中巡航数天甚至数周,绕过敌方防御系统,从任意方向发动攻击。
不过,这种“无限航程”更多是理论上的极限能力,实际使用中仍会受到以下因素限制:
核燃料寿命与反应堆稳定性;
导弹结构、材料与电子设备的长时间运行能力;
飞行路径、气象条件与战略任务需求;
国际政治与核安全考量(如坠毁风险带来的核污染问题)。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具备前所未有的超长航程能力,在2025年10月的试射中已验证其飞行1.4万公里、持续15小时的能力。其核动力设计使其理论上可实现“无限航程”,是否真正投入实战并持续飞行数天甚至数周,还需观察其技术成熟度与战略部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