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结束了在马来西亚的外事日程,在回国之前举办了记者会。 苗高市早苗原本正在马来西亚参加一场重要的多边峰会,东盟和中日韩的领导人都在,结果她行程干了一半就匆匆忙忙赶回日本,连最后那张标志着团结的“大合照”都没赶上。 这个举动当然让外界议论纷纷,她这么着急走,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很快揭晓:为了回家接待即将到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下大家看明白了,在她心里和特朗普的会面,显然比跟东盟及中韩领导人站在一起合影重要得多。 这个优先级排序,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带掩饰的,先见美国总统,再处理与其他邻国的关系,这个顺序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信号,明明白白地告诉全世界,日美同盟才是她外交政策的压舱石。 那么中国这边呢?当时中国总理级别的领导人也在马来西亚,一个绝佳的会晤窗口,但怪就怪在,两人并没有安排任何形式的双边会谈。 高市早苗在离开马来西亚前的记者会上,她主动隔空喊话,表示月底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是个不错的机会,双方见面的可能性很多。 这一招“遥指韩国”玩得很溜,既避免了当下的尴尬,又给未来留足了面子和余地,算是一根递过去的橄榄枝,毕竟维护周边环境的稳定,对中日双方来说都是核心利益,谁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当然高市上台后,在历史、台湾这些敏感问题上表现得还算克制,这也为双方未来对话创造了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会面就会一团和气,恰恰相反,很多人预测,就算两人真的在韩国见了面,高市早苗也极有可能会摆出一副非常严肃、甚至有点冷淡的表情,但这副“冷脸”不是给中方看的,而是演给日本国内的保守派和右翼势力看的。 这是一种必需的“表情管理”,为了平衡国内政治,她必须在寻求对话的同时,展现出足够强硬的姿态,这种操作以前也有过先例,前首相安倍就曾上演过类似的“冷脸”外交,不算什么新鲜事。 高市早苗的这场外交首秀,就是一场在超级大国、重要邻国和国内政治三者之间找平衡的高难度表演,匆忙的离开是为了稳固联盟,遥远的邀约则是为了管控分歧,而那一张还没展现的“冷脸”,则是为了安抚内部,这套组合拳,或许将成为她未来外交风格的缩影。
